|
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吳桂森。(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4月15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對等關稅擬對台課徵高達32%關稅,引發產業震撼,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吳桂森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波關稅不僅對外銷美國的企業造成訂單延緩,更因為產業鏈傳導效應,間接影響到非直輸美市場的眾多廠商,雖然目前美國暫緩實施,但未來不確定因素大,導致業界相當悲觀,中小企業受劇烈打擊,已有不少裁員情況,失業率恐怕攀升。
吳桂森,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台中市肉品市場公司董事長、台中縣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等,曾任台中縣外埔鄉長、台中市總工業會理事長、台中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台中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所創立的新晃化工有限公司在台中、越南胡志明及東莞、廈門都有生產據點,產品市場涵蓋兩岸四地及東南亞地區。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部分產品重課32%關稅,其中工具機、手工具、關鍵零組件等產業影響最大。由於台灣32%關稅高於日韓等主要競爭者,台廠面臨承受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大幅上升等2挑戰,加上高關稅可能降低需求和出口動能,預估對台灣GDP影響約15%。
吳桂森表示,美國關稅調升對台商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僅衝擊直接外銷美國的企業,更因為產業鏈傳導效應,間接影響到非直輸美國市場的眾多廠商。已有美國買家要求台灣供應商必須全面吸收關稅,有的則要求至少分攤一半,還有部分買家則選擇完全暫停進貨。這種情況將直接使得台灣許多製造業、機械業及工業廠商的產值縮水超過三分之一,進一步擴大企業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數據顯示,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金額已高達1113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約23.4%。吳桂森表示,不少製造業是以外銷美國市場為主,現在面對高關稅危機,讓人無法適從,最棘手的地方在於,日本與韓國對美出口的關稅稅率比台灣低7至8個百分點,使得台灣產品在價格競爭上處於不利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