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特聘教授杜震華。(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5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杜震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要的是台積電更多赴美設廠,可能加總10個廠,賴清德的“零關稅”策略沒什麼作用。只要台積電赴美設廠一多,難保哪一天美國不會要求要台積電的核心技術,現在美國不可靠,而“賴政府”又完全要押在美國的話,對台灣會非常不利。
杜震華說,美對台32%的對等關稅若在90天後如期實施,台灣製造業1個月內將迎來大量失業潮,短期無解,而陸客來台觀光只能“小補”,畢竟陸客觀光產值最高每年新台幣2千億元,與製造業難相比,台灣經濟依舊會是一片慘況。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個別國家課徵10%至50%不等的高關稅,於4月5日生效其中台灣的對等關稅高達32%,引起台灣社會人心惶惶。後續因美債原因,特朗普4月10日則鬆口,未採取報復行動者暫停90天實施,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
杜震華,美國約翰霍普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國大代表”、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政策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NCC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外貿協會董事。
杜震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是要拿關稅談其他東西,美國關稅只佔政府收入不到2%,要單靠關稅收錢讓國庫充盈、平衡貿易赤字,這是不可能的。特朗普要的除了貿易平衡一點的效果外,還要各國增加對美投資,以創造就業機會,維持美國在科技軍事上的領先地位,確保不被中國超越。
杜震華說,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能維持多久,完全看私底下各國的談判,以台灣來說,特朗普的目標應該是台積電再多增加幾個廠,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與特朗普共同宣布增加對美投資1千億美元,以興建3座新晶圓廠,包含鳳凰城的晶圓廠在內,總投資金額已達1650億美元、6座晶圓廠。或許特朗普要的可能是10座晶圓廠,並答應逐年減少對美貿易順差、承諾採購美國黃豆、農產品、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