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台灣產業座談。(中評社 方敬為攝) |
李中說,美國現在要跟中國打貿易戰,受衝擊的台灣廠商目前面臨的是短期生存問題,其中包括要以質押換現金的貸款等問題,以此情況來說,他認為政府應補貼中小企業貸款利息,協助廠商穩住勞工就業,提供企業面對此貿易大戰更好的應對條件,而另一個政府重要策略就是要“轉”。
李中強調,“轉”的部分包含兩部分,第一部份是轉市場,全世界有70億人口,其中北方國家人口僅約10億,有60億人都分布在南方發展中國家,希望貿協與政府駐外單位能帶領廠商開拓南方國家的市場。他不認同賴清德主張產業“脫中入北”,形同放棄南方60億人口市場。
李中說,第二個“轉”則是轉型,近幾年電子商務很熱門,可請貿協或相關單位協助廠商參與各國家的電商平台,或在各國建立當地電商平台,協助廠商能在各國促銷台灣商品。
另外,李中提到,中國大陸現在反而在保護台積電,大陸祭出關稅政策,如果晶片是在美國生產,就要對美國課徵高關稅,但如果在台積電在台灣生產的晶片輸往大陸,能夠獲得關稅減免。大陸的手機品牌,無論是小米、OPPO都是買高通的晶片,換言之,如果高通晶片對美國的台積電下單,將來就要負擔高關稅,反而如果是對台廠下單,銷往中國大陸就能夠免關稅,所以他要提醒政府,對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是一直將台積電送到美國,說不定把台積電留在台灣,反而才是一個最佳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