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黨籍“立委”劉書彬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5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賴清德14日表示,台灣是首批與美國談判,第一階段談判過程順利。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台灣民眾黨籍“立委”劉書彬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在談判前就已亮出底牌,如今特朗普又變來變去,台灣要有智慧去應對,謀定而後動,別再出牌了,應效法歐盟。
劉書彬表示,特朗普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台灣面臨要被課32%高關稅,豈料又說暫緩90天、先課10%;在電通、半導體產品方面,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近日又發布公告說列出豁免的特定產品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結果特朗普13日卻又駁斥說關稅豁免清單是“假新聞”,沒有任何關稅豁免、或能逃脫不公平貿易逆差、非貨幣關稅壁壘的責任,尤其是中國大陸。
劉書彬指出,都顯示特朗普變來變去,大家還是等特朗普釋出的資訊是底定的,再做應對及做法。比如“行政院”本來說這周會實施880億元新台幣的紓困補助,因遇到特朗普豁免電通產品,改稱要再晚一周實施,特朗普又說不會豁免,因此還是謀定而後動再說。
劉書彬向中評社表示,台灣可借鏡歐盟,歐盟最初遇到特朗普對等關稅,採取的態度也是對等課關稅課回去,結果特朗普就收回、稱暫緩,歐盟也暫緩。台灣應要用智慧,可學習歐盟再去做應對,不是說要去做報復性關稅,而是等特朗普將政策底定後再發布政策。
她說,可是大家看到的卻是,連談判都還沒開始前,台灣就把底牌都提出去了,包括購買天然氣能源、加強投資美國、擴大採購美國商品、排除非貿易障礙、從零關稅談起等,底牌都先亮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