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聯會主委雷倩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5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的關稅政策,中華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雷倩向中評社分析表示,這場關稅戰的背後,其實是一場圍繞“美元霸權地位”的戰略性重構,特朗普所欲重塑的,不只是貿易秩序,更是美元與全球貨幣體系的基礎結構。但這策略目前看來是失控也失速,對全球資本市場的震盪遠超過特朗普政府的預期,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信任基礎正急速動搖。
雷倩強調,美元體系已處於“信任危機”的臨界點,美國若無法提出更具結構性的改革方案,未來極有可能失去其長期以來享有的全球貨幣主導地位。
雷倩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娜伯格學院傳播學博士,歷任“立委”、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美國廣播公司副總裁、信心希望聯盟主席等職,長期關注國際經貿議題。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在2024年11月發布《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該報告內容多被認為,深深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經濟政策方向,尤其是關稅與美元戰略的調整。
雷倩對此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美國這一輪發動關稅戰背後,其實有更深的結構性問題作為推動力量,那就是美元體系陷入了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她表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其信用建立在美國能持續提供足夠赤字以供全球使用,但當國際貿易與財政失衡日益嚴重,這一體系便無以為繼。
雷倩提及,過去1970年代,尼克森是靠著黃金與美元脫鉤的方式解決了當時的困境,但現在的情況早已是當年困難數十倍,所以特朗普此次祭出關稅大棒,目的其實是要“先打破原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再以美國為核心重塑新秩序”,最後重組美元與其他貨幣之間的關係,確保美元在新秩序中的中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