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施威全:綠炒作洗產地配合獻身 無助談判
http://www.CRNTT.com   2025-04-16 00:42:11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4月16日電(記者 方敬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台官方宣示嚴防中國大陸製品洗產地,以利後續對美談判,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對外發動關稅戰,中國大陸只是主要交手對象之一,以貿易全球化而言,世界經貿不可能完全分成中美陣營,若美國提高關稅是為了防堵中國洗產地,那越南、墨西哥等國的關稅應與中國一致,否則就是防堵無力。

  施威全指出,防堵中國製品洗產地,並非美國的重點,民進黨政府曲解洗產地的概念,只是符合當前民進黨政府“台美合作”、“棄守籌碼”、“配合獻身”的政策需要,所產生的對策也恐怕無益於台美談判。

  施威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時間擔任簡任秘書,曾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等職,現職為網路媒體《菱傳媒》董事長。

  民進黨政府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談判,宣示響應防堵中國大陸,“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為防範中國低價傾銷及洗產地,政府設有“事前防治、事中嚴查、事後嚴處”三關卡,“不會讓台灣成為世界經貿的破口”。民進黨“立委”並杯葛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所提《離島建設條例》修正草案,增訂設置自由貿易示範區,綠營質疑有幫中國洗產地之虞,將導致美國嚴重關切。

  施威全表示,美國對外發起關稅戰,重點非在防堵中國大陸製品洗產地,要防堵大陸貨不需與各國掀起關稅戰,只要美方要求貿易夥伴落實原產地規定與非法轉運管制,就能夠有所效果,洗產地並非如同台灣內部輿論所稱對等關稅政策的核心議題。

  他解釋,所謂洗產地並未如外界所想像中的容易,以台灣產證規範(MIT)標註為例,產品附加價值率要超過35%,且重要製程在台灣,符合實質轉型的認定標準,才能符合MIT規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