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受台積電進駐影響,帶動房價飆升。隨著投資客大舉退場,房價出現明顯下修。(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4月15日電/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上路超過半年,強勁的市場已經有所冷卻,此時是否適合進場?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房市下跌4大訊號已經出現,接下來價格可能回檔10%至20%。此時不應輕易進場,恐會接到落下來的刀子。
陳傑鳴於ETtoday專欄表示,過往房價下跌的訊號包括升息難貸款、房市賣壓攀升、信用管制強化及股災。以2008年金融海嘯來說,股市重摔6成,房價也回檔1成至2成,目前股市因關稅戰動盪不安,房市也很難樂觀。普遍認為,房價承受較大壓力的地方,主要還是落在蛋白區或重劃區。蛋黃區降價的壓力也會比較小,抗跌能力較強。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上周曾在臉書上表示,“今年的利空頻發,不確定因素升高,經濟展望從樂觀轉為保守,使得房市轉變為買方市場,在部份供給量較大的區域,讓利的急迫性正在增加之中”。至於消費者該怎麼選?何世昌說:“關鍵是要掌握區域行情,包括行政區、次分區與個別路段的特性與價格差異,才能真正買到甜甜價”。
工商時報報導,公股銀高層直指,今年“量縮”已經成定局,更是所有銀行的共識。價格則是各銀行的看法有所差異,從緩跌、溫和修正、高檔震盪的看法都有。整體預計房價難以上攻,但將出現明顯差異,例如較核心區域下跌空間有限,較偏遠區域的房價下跌幅度將至少從5%起跳。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全台平均房價降至每坪新台幣33.86萬元,季跌6.6%。雙北相對抗跌,季跌幅分別為台北3%、新北2.3%。桃園與台中也出現下跌,跌幅為4.8%與3.2%。台南與高雄的跌幅最為劇烈,台南相較去年第三季跌價7.1%,高雄降幅最大高達10.4%。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南、高房價提前反映未來發展利多,但相關建設尚未完全到位,加上當地民眾所得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漲勢,導致市場支撐力道不足。隨著投資客大舉退場,部分屋主為避免後市走跌,紛紛選擇主動調降售價、加速出脫,使房價出現明顯下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