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委李彥秀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對超商變成戰時樞紐提出三大疑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6日電(記者 張嘉文)英國《衛報》日前報導指出,“賴政府”規劃將全台1.3萬間超商打造成“戰時樞紐”。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彥秀對此向中評社表示,如真有此規劃,有三大疑問必須釐清,包括一、“國安”單位有與超商業者談過嗎?二、到了戰時,政府如何保障物資的運送與配給能受順暢?三、如何確保超商人員的安全檢核、人流進出的動線、據點的安全防護?
李彥秀強調,提升台灣全社會韌性,特別是物資與醫療補給涉及2350萬人民的性命,這絕對不是電競策略遊戲,超前部署的任性作為,絕對不能成為大內宣或者是大外宣的紙上談兵。
英國《衛報》日前報導,“賴政府”規劃將全台1.3萬間超商,打造成“戰時樞紐”,一旦台海爆發戰爭,民眾可被引導前往住家附近超商,領取配給口糧和醫療用品;若戰爭發生,軍人甚至連警察都將被派往前線,留下民間的第一線應變人員負責照顧和管控社會秩序。
李彥秀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對此表示,民進黨執政下台海已多次被外媒評論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去年“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未來滿16歲高中生,不論男女都得被造冊納管,動員時期在後勤支援;以及宮廟收到軍方公文,要求配合演練簽訂“彈藥預屯點支援協定書”,到此次的超商將作為戰時應變據點,都可以感受到“賴政府”在積極準備戰爭的氛圍。
李彥秀說,全社會防衛韌性原本的目的是,社會準備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越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國際社會就更安心。但這些強化全社會韌性的作為,如果因為配套規畫不完備,或是因為政策說明不清楚,不僅無法展現台灣全社會防衛的韌性,反而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擔憂與恐慌。
根據最新統計,全台便利超商總數達到1萬3706間,平均每1703人就有一間便利商店,密集度高居全球第二。李彥秀提及,在台灣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0.34家便利商店,台北市每平方公里更有6.45家便利商店,而且都有完整的冷鏈物流與電子支付系統。一旦發生戰爭的緊急狀態,將全台超商直接轉型為戰時應變據點,對政府而言當然是最直接、最簡單、也是最省錢的規劃,也符合“平戰轉換”共同承擔守護台灣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