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拋出關鍵字“韓國瑜”當議題錨點,背後也與藍營目前內部改選黨主席的氛圍有關,第一,因為“立法院”組織法”規定“立法院長、副院長”不可擔任黨職,韓國瑜並非角逐黨魁的人選,就不會與爭取連任的朱立倫、或其他黨主席潛在人選有直接的競爭關係,比較容易訴諸黨內團結、有利於第三階段投票的選舉操作。
第二,以國民黨的立場,大罷免的勝敗得失,罷免綠委是否操作得當、藍委是否會遭罷免掉、若有“立委”補選如何提名,都由現任主席來決定,但若真的有“立委”補選,依時間點來看,最後成敗卻是下一任主席來承擔,可能會讓有志於2028的潛在的主席參選人造成壓力,遲遲不肯表態,因為這局是“無功可爭,輸多輸少而已”。
第三,依照目前國民黨在罷免綠委連署案面臨困境,需要“創造新戰場”,才有辦法掙脫現在的泥沼與頹勢,訴諸於“立院”龍頭保衛戰”,比較類似藍營熟悉的傳統選戰,避免持續與綠營進行各種論述詭辯,直接訴諸藍營的選民出來投票,且韓國瑜打過2020大選,更有全台知名度,聲望也高,或許能吸引更多泛藍、中間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