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6月7日電(記者 方敬為)李在明就任韓國總統開啟新政,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李在明有明顯的反美意識,或許在未來施政走向上不再那麼以美國馬首是瞻,不過,受制於美韓同盟以及韓國內部的大環境,李在明執政下的韓美關係也不至於有重大轉向。
蔡東杰,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日韓總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職,並擔任中華當代兩岸學術交流協會理事長等職。
第21屆韓國總統大選6月4日落幕,投票率高達79.38%,創下自1997年以來之最高紀錄,總投票人數約3498萬803人。此次選舉中,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1728萬7513票、49.42%的得票率勝出;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以41.15%的得票率屈居第二,得票數約1439萬4600票;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則以8.34%的得票率獲得約291萬7400票。
針對韓國執政黨輪替後的區域形勢影響,蔡東杰表示,李在明一直被認為外交路線傾中,從其個人的形象可能是事實沒錯,不過在取得國家領導人的身分之後,基於韓國的發展考量與國際形勢的變化,李在明實際的執政表現,可能會與其個人想法不同。
蔡東杰提到,從目前韓國的整體氛圍來看,基本上政治光譜是“右傾”,原來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就是屬於右派,李在明的共同民主黨是屬於左派政黨,但是目前韓國的政治氛圍是整個往右移動,所以其他候選人例如金文洙、李俊錫都被視為右派,前總統尹錫悅也是所謂的“新右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