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俄“生態接力”守護候鳥遷徙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23-11-06 15:57:46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近年來,中國和俄羅斯以“生態接力”守護途經兩國的候鳥遷徙通道,不僅在沿途加強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還共享數據信息,共同保護鳥類,使越來越多的候鳥種群暢飛、栖息於途經兩國的候鳥遷徙通道上,也讓沿線居民享受到綠色發展帶來的福祉。

  中俄合作增加候鳥種群

  中國東北寒意漸濃,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的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莫莫格保護區”)依然有豐饒的藨草——這種生於濕地淺水、抗旱性強的草本植物是白鶴最喜歡的食物之一。藍天碧水,鶴舞翩然,成群覓食,引吭高歌,構成吉林省西部秋冬之交的至美生態圖景。

  莫莫格保護區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這條通道是全球九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在此過境候鳥達500多萬只。僅在莫莫格保護區,就翔集了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頭鶴等近300種鳥類,每逢遷徙季約有15萬只水鳥在此栖息。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保護區曾發現東方白鸛在樹上築巢,此後很長時間都看不到了。近年來,保護區內的東方白鸛鳥巢數已增加到15個。”莫莫格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鄒暢林說。

  莫莫格保護區亦是“白鶴廊道”的重要驛站,每年春秋兩季在此停歇的白鶴數量穩定在3500只左右,全年停歇期約100天,其後又輾轉於“白鶴廊道”兩季遷徙的起點——中國鄱陽湖和俄羅斯克塔雷克國家公園。

  2014年以來,得益於鳥類環志和衛星追蹤數據賦能,研究人員在“白鶴廊道”上發現一批新的栖息地。候鳥栖息地點的增加是種群遷徙安全的保障。“在俄羅斯與中國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候鳥數量不斷增加。”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利用監督局副局長阿米爾汗諾夫說,俄每年都會普查鳥類數量,監測數據顯示白鶴種群數量和栖息地點均有所增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