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欲拼凑“亞洲版北約”牽制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8 17:32:34


 
  有分析認為,對比2012年底安倍上台後的軍事安保政策大變身內容,包括解禁武器出口,解禁集體自衛權,加強美日韓安全合作,甚至插手南海事態,幾乎都是按照這份“阿米蒂奇/奈報告”開出的方子抓藥。

  拼凑“亞洲版北約”並不容易

  迄今,美國在亞太的安保基本格局是“輻輳”型的雙邊同盟,即美國為中心“輳”,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以及後來拉進的印度構成“輻”。但在日本解除軍事束縛後,太平洋-印度洋開始出現多個美日主導的三方安全聯盟形態雛形,如美日澳、美日印、美日韓,甚至美日—東盟某國。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合作也開始在一些海外智庫報告中浮出。

  在建起多個三方聯盟的同時,日美兩國今年4月新修訂了防衛合作指針,並分別與其他相關國家強化了雙邊安全合作,美澳、日澳、美印、日印,莫不如此。只有朝鮮半島,因為日韓在歷史問題上的對立,以及韓國對華政策有自己的思考,成為美國亞太安保框架新構思中的薄弱環節。近期,美國頻頻施壓日韓克服歷史問題,原因恐怕也正在於此。

  從美國、日本等當前合縱連橫的動作看,“亞洲版北約”貌似開始進入預熱期。但是,亞太當前的政經、安全局勢顯然比北約脫胎時的冷戰格局要複雜許多,“亞洲版北約”遠非想象中容易拼凑。

  或許是考慮到拼凑“亞洲版北約”難度較大,日本智庫世界和平研究所(IIPS)今年3月出台一份報告,提出“亞洲海洋安全保障合作機構”(AMOSC)的概念,也即“亞洲版歐安組織”。與前者的區別之一是,後者加進了中國。

  不過,無論是重在遏制的“亞洲版北約”,還是重在接觸的“亞洲版歐安組織”,二者的對象顯然都指向中國,骨子裡的驅動力仍是冷戰思維。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