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今後十年內或迎來新中日友好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1:11:24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日本當前主流輿論始終強調,戰前日本不同於犯下人類道德罪的德國法西斯,同時強調固化維護日本既得利益的現有國際秩序。由於我國和韓國展開艱巨的說理鬥爭,日本開始出現向德國學習和現有國際秩序未必合理的主張。儘管這種正面聲音還不算大,但在主流媒體中開始出現就很值得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不久前登載《敗給德國的日本》一文,對日德兩國的戰後發展進行比較,指出日本在與鄰國關係和經濟政策上不如德國做得好,要向德國學習。文章說:“日德兩國同是戰敗國,戰後都推行輕武裝、經濟優先路線,實現了經濟奇跡”。但如今“其不同的地方越來越明顯”,其一是“德國以德法和解為機軸建立歐盟,深化和擴大了近鄰友好關係,而日本“沒有搞好日中、日韓重要關係”;其二是經濟和外交密切相關,“德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盟的深化和擴大”,可“日本因與中國、韓國關係冷卻而未能抓住來自“世界經濟增長中心的機遇”。

  早稻田大學教授青山瑠妙8月底寫了一篇題為《從國際關係論看中國》的文章,對當今日本主流輿論認為中國正實行霸權主義的觀點提出了批評。文章認為“中國是戰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當美國一極時代即將結束的時候,有可能將其引導到“對亞洲和國際秩序能夠起到建設性作用的方向”。

  日本慶應大學准教授大久保健晴在《讀賣新聞》上發表《如何應對中國夢》一文。文章首先指出西方國家強加於世界的現行國際法的不合理性。其次指出日本所犯的錯誤在於“以國際法為盾牌展開條約外交,以圖改變以中國為中心的原有的東亞秩序”,其象徵性事件就是日清(甲午)戰爭。“近代日本所開展的國際法外交,並沒有給亞洲和世界帶來和平和穩定,對日本近代史的軌跡不能無批判地加以肯定”。作者認為,要考慮到“團結其他亞洲國家”,現在有必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44歲的津田塾大學教授萱野稔人在2014年10月號的日本《潮》雜誌上發表文章《討論日本應該走的路之時》,他認為“美國正致力於通過跟中國的對話使世界秩序穩定化”,“今後日本所需要的是,在面向世界的大脈絡中議論日本應該走之路”。作者發出警告說,當今的日本有可能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同樣的錯誤。

  這些三四十多歲的日本少壯學者,不同於現在占日本輿論主流的五六十多歲學者,對國際形勢的分析能夠客觀、理性。這一是由於他們在日本“失去二十年”的時代從事研究工作,特有的優越感相對少一些;二是由於美國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對美國的迷信少一些;三是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使其對中國的偏見少一些。在今後一二十年內,他們將成為日本知識界的主流,屆時日本輿論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中日關係處於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困難時期,但我們要看到日本的新生力量。只要把我國國內事情辦好,在今後十年內很可能迎來新中日友好時代。(來源《環球時報》;作者日本福井縣立大學終身教授 凌星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