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張曉明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前提下,善用“兩制”之利,變融合難點為互補亮點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今年二月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今年兩會的高頻詞。如何在推進灣區建設過程中,發揮港澳的獨特優勢?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張曉明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時回應,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前提下,善用“兩制”之利,變融合難點為互補亮點,做好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針對個人所得稅法新修改後,一些港澳居民擔心稅負加重問題,張曉明稱,鼓勵港澳人才到內地發展,毋須擔心稅負增加。此外,為給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工作條件,還將制定大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的管理辦法。
以下是張曉明答問全文:
內地九市可在金融、科研、專業服務等方面借鑒港澳
南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澳門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很重要。在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發揮港澳的獨特優勢?
張曉明: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等世界其他灣區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大灣區內的11個城市同在“一國”之內,但有兩種社會制度,分屬三個單獨關稅區和三種法律體系,流通三種貨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前提下,善用“兩制”之利,變融合難點為互補亮點,做好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為此,要用好港澳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香港是自由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信息中心,也是國際公認的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連續25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具有市場經濟成熟、國際聯繫廣泛、專業服務發達、法治健全等優勢。澳門與葡語系國家聯繫也比較密切,正在推進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這些優勢在大灣區建設中都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在金融方面,可以借助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拓展大灣區建設所需的融資渠道,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次“兩會”期間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在大灣區進行擴大開放資本市場的試驗,優化基金互認安排,開通債券“南向通”,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在大灣區建立行業交易保險服務平台、科技產業保險服務平台、國際貿易綜合保險服務平台。允許與中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中國國債或者股票,讓人民幣回流,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