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要主動避免介入國際衝突,並為本地政治減壓,為外資提供穩定信心。(資料相) |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識港網【識港話事】8日發表文章“‘遺址論’雖站不住腳 但香港決不能掉以輕心”,作者識港網特約評論員路易。以下為文章內容。
最近,內地網絡盛傳“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說香港風光不再,這個輝煌的地位現在如兵馬俑一般,已經成為遺址,塵封於歷史中。社媒平台小紅書隨即出現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打卡post,形成風潮。
懂內地網絡語言習慣的朋友都知道,這話完全是玩梗,是普通民眾對香港股市低迷表現的一種調侃。的確,翻看股指數據,恒生指數自年初到12月1日已累計下跌16%,上證指數即便被戲稱為“韭菜地”,同期也只跌了3%。但反觀世界及區域主要股指的表現:納斯達克上漲37%,日經指數漲28%,韓國KOSPI漲13%,台灣股指上漲21%,就連表現最差的倫敦股市也與年初持平。
隨著交易量降低、市場低迷,港股的新股價值也持續被低估。上半年香港IPO集資額跌出全球三甲,可謂歷史最差。多家券商停業,投行裁員。由此看,香港金融業的確如廢墟一般暗淡。
然而,這一現象有其特殊的時空因素,並非正常情況。首先,IPO表現下降是全球經濟現象,市況低迷各企業都採取觀望態度。數據顯示,香港今年新股上市數量同比下降19%,集資額跌去六成,而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的IPO數量更是減少一半,集資額按年跌去九成。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從年初至今也跌去5%,如果按股市論英雄,難道新加坡也成了金融中心遺址?且新加坡IPO集資規模是2,000萬美元級別,香港雖然集資額大跌,但仍有約30億美元,難道新加坡比遺址更遺址?網絡上可不是這麼說的,香港衰落的後半句大多是新加坡隨之上位,這是否自相矛盾?
實際上,金融中心地位不止在於股市,債市、銀行業、保險業、資產管理都是重要支柱。全球最大的100間銀行中,78間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在香港營運的保險公司有超過160家,其中有12家屬於全球20大保險公司行列內,每年毛保費總額在6,000億港幣左右。資產管理方面,2022年香港管理的資產總額為31萬億港元(4萬億美元),高於新加坡的4.9萬億新元(3.7萬億美元)。這還是港區國安法頒布外加疫情封關造成外資短時間恐慌出逃的結果,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資金可能回流香港。就在2022年,新加坡資產管理行業的規模就按年下降了10%,而同期香港錄得880億港元淨流入。這些指標都證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強勢。
但不可否認,香港金融市場近期勢頭疲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利率與經濟情況不匹配。港幣與美元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需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美元處於加息周期,香港也被迫加息。然而,兩地在疫情期間走了不同的路線,美國放鬆社會管控但全民派錢造成高通脹,香港嚴格封關抗疫維持本地商業活動,但打擊外來旅遊、消費、投資等,經濟冷清通脹處於低位。不是一種病卻被迫吃同一種葯,這種情況下的加息嚴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活力。
第二,內地經濟放緩,消費收縮,社會投資意願低迷。外加人民幣匯率持續偏弱,令今年南下資金持續下滑。以上半年計,“北水”累計買入港股1,23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2,076億元大跌41%。這種環境下必然打擊香港金融市場表現。
第三,中美關係緊張,外資觀望避險。自中美貿易戰開始,美國政府對中國各類領域實施多項制裁,中國也訂立《反外國制裁法》反制。如果兩國角力,香港作為中西之間的橋樑必然受到波及。過去幾年,在兩國關係不明朗的環境下,國際資本放棄可能的收益而規避風險是理性行為。
然而此三點並非長期因素。美國通脹已顯著下降,從決策官員與市場專家透露出的預期看,最快明年春季開始降息。內地經濟低迷但已接近復甦的反彈點,非地產領域需求正在擴張,其佔GDP比重亦在逐步上升,截至11月,中國社融存量已經連續4個月按月回升。APEC會議後,中美關係出現緩和,一些中美大企業之間已重啟合作,包含科技領域,雖不可能回到“蜜月期”,但也為外資增強信心。這些都是香港經濟和金融業的利好趨勢,週期過後,復甦並不遠。“紐倫港”三個正好覆蓋全球時區的金融中心依然無可替代。
香港不應因“遺址論”這樣一個網絡梗而失去信心,但同時也不能掉以輕心。要以此為警告,做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該做的事,尤其要保持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配套特質”,例如資金自由,出入境便利,法治環境,新聞、言論、出版自由,世界頂級基礎設施,專業人才等。這些都需要香港政府主動維護。
同時香港也要主動避免介入國際衝突,並為本地政治減壓,為外資提供穩定信心。這不僅需要港府明確有所為有所不為,也需要北京降低政治壓力提供空間。
然而,香港有些人似乎不想香港繼續做國際金融中心。近日,某立法會議員關註到“遺址論”並質詢官員,但他好的不學偏學壞的,面對此言論第一反應竟是要求內地刪帖。香港要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種思想是第一個要刪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