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特區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在即,“反中亂港”勢力各種動作不斷。近日,香港民意研究所發表所謂“民調”結果,指這次立法會選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參與投票,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沒有值得支持的候選人。更早前,該研究所也推出類似“民調”數據,同樣影射這次立法會選舉市民投票意願慘淡,意圖用所謂“民意”挾持社會。
香港民意研究所,名字挺唬人,名聲臭大街。其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1991年6月成立,最喜歡做的民調就是給歷任香港特首打分,擾亂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并時不時地就香港社會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指指點點。2019年7月,該組織突然脫離香港大學,變成了一個所謂“獨立機構”,還自詡為“公民社會良心企業”,真實動機則是利用動蕩局面,出去更放縱地支持“黑暴”“攬炒”,推動香港局勢惡化,并借此衆籌大撈一把,真是恬不知恥。
搞民調未嘗不可,拿“民調”當幌子搞事,而且是配合參與“反中亂港”活動,用心險惡!香港社會都清楚,這些年來,該機構政治色彩油膩、政治立場死硬、政治動機邪惡,許多所謂“民調”總是與“反中亂港”分子呼應,總是奔著“反中亂港”而去。最典型的就是2016年立法會選舉時,他們與現已在大牢裡的戴耀廷合夥搞什麼“雷動計劃”,通過發布所謂“滾動民調”為反對派政團“配票”,狐朋狗友沆瀣一氣的醜態讓人記憶猶新。去年,“反中亂港”分子搞非法“初選”,該機構更直接給非法活動開發“投票系統”。至於該機構此前被有關人士踢爆接受外部反華組織資助,與外部反華勢力眉來眼去,財務狀況一塌糊塗等事,更是人盡皆知了。劣跡斑斑,還妄稱科學公正之“良心企業”,鬼都不信。
把“反中亂港”寫在臉上,香港民意研究所操控、造假手段之簡單粗暴,更讓人瞠目結舌。有民調專家總結,該機構玩弄民調有六種手法:一是操控樣本,不是搞隨機抽樣而是在特定群體中大做文章,完全忽略社會多元化現狀和統計學常識;二是自創標准,比如在給特首民望打分上,怎麼能讓分數低下來就怎麼計算;三是偷換概念,在身份認同調查時,弄出“中國人”﹑“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一大堆偽概念,目的就是要制造分化撕裂;四是改變方式,用電話調查還是用網絡調查,完全從想要的結果出發,通過路徑限制限定調查對象;五是暗置傾向,在其近期針對立法會選舉的調查中,就設置“白票”﹑“棄票”﹑“不投票”等選項,暗示并誤導市民做選擇;六是調整權重,直接改變計算公式和加權系數。為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竟可如此妄為,香港民意研究所已完全不知學術倫理、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為何物。
被操控的“民調”,毫無“民意”可言。面對香港民意研究所發布的數據結果,大可一笑了之。但對香港民意研究所的這種蒙騙行為,一定要討個說法。比如他們這次關於立法會選舉的所謂“民調”,動機除了詆毀香港特區新的選舉制度,消解立法會選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還包括通過“民意”綁架市民,試圖給選擇“肯定會投票”的人制造群體性壓力,限制市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自由。其心可誅,其行必究!
對於香港民意研究所近期的活動,香港社會早已群情激憤,呼籲特區政府依法嚴查。廉政公署此前稱正研究該機構有無違法,希望相關工作抓緊跟進。立法會選舉屬特區重大政治活動,關系憲制秩序和政權安全,香港國安法對勾結外部勢力操控、破壞選舉的行為屬於犯罪有明文規定,香港特區《選舉(非法行為及舞弊)條例》也列明選舉期間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屬違法行為。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香港民意研究所還能蹦躂幾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