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屏東菸葉廠見證台灣昔日製菸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4-06-21 00:06:07


屏東菸業館內保留一整區菸葉加工設備,十分壯觀。(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屏東6月21日電(記者 蔣繼平)南台灣的屏東自日據時代就是菸葉主要產區,已關閉的屏東菸葉廠見證了台灣菸葉產業脈絡,今日已轉型成為“屏菸1936文化基地”,除可欣賞歷史建築及舊加工設備,也會不定期安排展覽及假日市集,是屏東市主要的觀光景點之一。

  屏東菸葉廠為台灣菸葉產業脈絡下重要的工業遺產,興建於日據時期1936年,戰後由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繼續經營,2002年停工。2010年進行文化資產保存。2021年改建成“屏菸1936文化基地”,規劃設置菸葉館、客家館、原民館、沉浸式體驗館、美術館、典藏庫房等,預計分階段開放。

  過去屏東菸葉廠在全盛時期的員工超過一千人,且包含鄰近的宿舍和廠內的福利社、休憩空間、醫務室等自成了一個社區。當時,屏東菸葉廠的產量占全台菸業專賣的45%,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九如、高樹、萬丹、潮州、東港等地區都是重要菸葉生產區。

  不過,台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改制為台灣菸酒公司,結束了專賣制度。因廢止專賣制度、禁菸政策、開放海外菸品競爭等因素,台灣菸業產量逐年減少,屏東菸葉廠也在同年關廠並輔導原耕種菸草的農民休耕或轉種。

  至於更名為“屏菸1936文化基地”,取自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在1936年在屏東市歸來設立了“專賣局屏東支局葉菸草再乾燥場”。而日據時期共設立四所菸草加工廠,分別為屏東菸葉廠、台中大里、花蓮吉安、嘉義市等菸葉加工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