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川回應地震救災物資未開包:系儲備物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9 17:31:38  


封存在北川縣擂鼓鎮敬老院的“5·12”救災物資。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3月18日下午,有記者在微博上稱,四川省北川縣擂鼓鎮敬老院內有大量地震後外界捐助的救災物資,至今尚未開包。此微博立即被數萬名網友轉發,19日上午北川縣擂鼓鎮政府工作人員在接受微博聯播記者採訪時稱:這些物資都是“5.12”地震保證災民所需後剩餘的棉衣、棉被、熱水袋等可長期保存的物資,暫時存放在敬老院的空房中,以應對其他次生災害。

  據CNTV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章軻在自己的實名微博中稱:3月18日,距離“5.12”特大地震近4年了,但記者在北川擂鼓鎮中心敬老院裡發現,在一間約500平方米的房間裡,堆滿了震後各界捐助的尚未開包的救災物資。而在微博所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這批物資的包裝箱上貼著“抗震救災”、“救災物資”等標識,包括棉服、熱水袋以及兒童的襪子、短褲等。

  這條微博立即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短短十幾個小時已經被轉發了5萬餘次,有網友質疑擂鼓鎮政府不作為,愛心捐贈遭到浪費,紛紛評論“民眾的愛心就是這樣被使用?”、“別把全國人民的安心存得發黴了!”也有人發現照片中有箱子上生產日期為2008年12月,認為該名記者在發微博之前應該“先調查一下是太多了發不完,還是留著儲備的。”

  為此,記者19日上午致電擂鼓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說,這批物資是擂鼓鎮政府的應急救災物資,原本存放在地震後臨時搭建的板房裡,由於板房出現了漏雨等現象,擂鼓鎮政府決定重新修建倉庫來存放這些物資,於是將它們暫時挪到了擂鼓鎮敬老院的空房中。這批物資中包括帳篷、棉衣、棉被、兒童鞋襪和取暖設備等,其中一小部分是2008年“5.12”抗震救災的剩餘物資,而其他則是震後的這幾年鎮政府採購的應急救災物資,主要是用來應對洪災和冰雪災害。

  而對於網友所質疑的為何還有“5.12”抗震救災物資未開包,為何當時沒有全部發放給災民,北川縣民政局救災救濟股的楊艶股長告訴記者,在“5.12”大地震發生以後,社會各界一直源源不斷的向北川捐贈救災物資,在保證了受災群眾所需之後,一部分可以長期保存的物資,例如棉被、衣服等生活用品被儲存起來,用來應對地震次生災害。“這批物資占地震捐贈剩餘物資不到1%,而且一直在如序、不間斷的發放給在“9.24”洪澇災害、“8.13”特大泥石流等災害中受災的群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