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孝道需要傳承和弘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4 16:13:32  


  作者﹕ 王麗鳳  廣西南寧  學生

  母親節前72歲老太起訴4名子女要求贍養。本周日的母親節,注定與72歲的何鳳英無緣。原告席的她獨自垂淚,坐在被告席上的是她一手撫養成人的4個子女。(三秦都市報 5月12日) 

  古語有雲:“百善孝為先。”這是先人我留給們的箴言。可是看到這則新聞,不得不讓人感嘆,在這個物質越來越富足的社會,有些人的精神層面卻如此缺失。父母給了子女生命,含辛茹苦將其撫養長大,不計付出,不求回報,那麼父母親老去之後,孝敬、贍養他們難道不應該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嗎?可如今,我們看到傳統的孝道觀念開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時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傳承和發揚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顯得非常迫切。

  子女贍養父母,首先是物質上的贍養。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早遠離了從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因此,贍養老人,給他們物質上的滿足,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對那些不肯贍養父母的子女,我只想說,不要找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為自己的醜陋行為遮羞。雖然父母老了,不能工作,可能也沒有什麼收入了,但贍養一兩個老人,多添一兩副筷子,難道就能把家裡吃垮了不成?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你的心裡又會怎麼想?我想“難過”這個詞也無法形容那種感受吧。

  此外,在滿足父母物質上的要求後,也要滿足精神上的需要。人們物質生活提高,老年人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享受,而且需要子女對他們精神上的贍養。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工作忙,沒辦法抽出時間陪父母,感情交流不足。難道加班就有時間嗎?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學術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他此生唯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在他母親健在的時候多陪伴左右。所以,請不要給自己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鴉反哺,羊跪乳,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類?因此,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孝道更需要傳承和發揚。社會經濟進步了,精神文明建設也要跟上。傳承和弘揚孝道是現代社會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時代的要求。孝道的傳承和弘揚,要從學校做起,從少年兒童做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植一種良好的道德質量和社會風氣,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培養社會的孝親風氣就要大力發展德育為本的教育,灌輸傳統的美德,把青少年培養成具有優秀中華民族素質的下一代,作為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支柱,與國家的經濟、科技等物質文明同步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