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變的時代孕育個性的李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4 08:43:22  


1月22日,李娜打進澳網女單4強後,在運動員餐廳大吃燒烤。
  中評社北京1月24電/北京時間1月22日8時,李娜對陣波蘭選手拉德萬斯卡的澳網女單四分之一決賽準時開賽。很多中國球迷此時正在上班途中,只能通過聽廣播或刷微博了解比賽進程。9時之後,國內幾個視頻轉播比賽的網站上,有不少人在“吐槽”自己是在上班時間邊工作邊觀看“娜姐”的比賽,緊張刺激既是比賽感受也是工作狀態。幾年前,讓中國人為網球比賽瘋狂還很難想象,畢竟網球在中國還屬於普及度較低的運動項目。

  李娜備受關注,顯然不完全因為職業網球運動的魅力。對於見慣了奧運會冠軍的中國人來說,李娜呈現的是另一種運動員形象:她個性鮮明我行我素,競技成績時好時差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國際賽場為國爭光但已經脫離了“舉國體制”。

  競技網球的高度職業化,讓李娜只有通過“單飛”才有可能登上競技生涯頂峰。但李娜的成功不只是體現在成績層面,當中國人的生活日益與國際接軌時,中國體育明星在國際體壇上的魅力,更為人們所看重。

  本場比賽戰勝拉德萬斯卡之後,李娜在4年里第三次闖入澳網女單4強。熱心的粉絲已經為李娜算了一筆賬:在深圳公開賽賽上奪冠,打進悉尼賽4強和澳網4強,在澳網比賽尚未結束的情況下,2013年剛剛過去20多天,李娜已經收獲了超過400萬元人民幣的比賽獎金。

  李娜創造財富的速度,讓一直作為中國體壇寵兒的奧運會冠軍們汗顔。按照相關機構的統計,李娜去年的總收入達到1.12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劉翔、孫楊、林丹的收入總和。李娜的巨額收入也讓中國球迷在姚明之後,又一次領略到職業體育的財富效應。

  如果以奧運會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李娜在中國體壇根本排不上號。但因為網球的職業化發展程度,李娜的成就已遠超中國絕大多數奧運會冠軍。這對於習慣了以奧運成績論英雄的中國人來說,也是一次顛覆傳統價值觀的心理衝擊。

  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成為全社會的需求。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奧運金牌數的增長,希望看到的是國際化、職業化的體育運動在中國落地生根,以及中國運動員能夠在國際主流的運動項目上贏得競爭力。李娜正是在這個時候躋身國際職業網壇超一流選手行列,成為中國體育界屈指可數的國際化運動員。更可貴的是,李娜以超過30歲的“高齡”,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儘管她的成績時好時差,但總體來說,她在國際網球賽場上不斷為中國球迷帶來驚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