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呂新華:外交老兵變身政協新聞發言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2 09:25:47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信使、秘書、大使、部領導、特派員、新聞發言人……昨天,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十八次主席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確定62歲的“外交老兵”呂新華擔任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他將於今天亮相政協新聞發佈會。 

  據京華時報報道,自1983年全國兩會首次舉行新聞發佈會起,呂新華之前,全國政協大會共有12位新聞發言人,分別是孫起孟、陸平、孫軼青、盧之超、李鹿野、錢李仁、梁金泉、田曾佩、齊懷遠、張國祥、吳建民與趙啟正。觀察這些發言人的履歷,多有處理外交事務、應對新聞傳媒的熟稔經驗。呂新華也不例外,呂新華曾在外交部長期任職,自2006年起擔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去年才卸任。 

  “如果說新聞報道是公眾瞭解兩會的窗口,那麼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就是促進政協與中外媒體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樑。”在新身份被公佈後,呂新華在接受採訪時說。 

  政協由30多個界別組成,涉及政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民族、宗教、港澳台等方面。如果不掌握各方面的政策,不熟悉政協的工作,就很難適應政協新聞發言人的角色。 

  面對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這個“新身份”,呂新華表示,他感到“壓力山大”,“但不管涉及領域有多廣,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即用事實說話,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這是我新的重要使命”。 

  人物 

  常駐香港從不迴避刁鑽敏感提問 

  自2006年上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起,呂新華創立了8個公共外交新平台,不僅與香港媒體互動頻繁,更開創特派員公署公眾開放日活動,他的親民和開放風格贏得了民眾的認可。 

  呂新華擔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6年期間,從不迴避刁鑽敏感的提問。抵港前,他便向傳媒發出“親善帖”:“在西方國家,媒體和政府官員關係很密切,介紹國家政策、介紹特派員公署的工作,還是要通過媒體,所以大家是要交朋友的。” 

  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工作經歷中兩件事對呂新華影響最深:一是在外交部任職期間,出訪過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闊了個人視野;二是常年在中央領導人身邊做一些輔助工作,大大豐富了知識和閱歷,也對國家發展有更全面的瞭解,知道政府如何治理國家。 

  在去年離任前,呂新華以《香港,心中始終有你》為題撰文話別稱,不再在外交第一線馳騁,但仍有新的領域等待他去開拓。今後無論身在何處,“獅子山”精神將是永遠的激勵。 

  “開明、親善而不失鋒芒。”這是外界對呂新華擔任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期間處事風格的普遍評價,而此次角色轉變也被公眾寄予了極大期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