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度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並沒有表明一個清晰的立場,筆者認為,這種不表態的姿態恰恰說明印度政府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以及對日、對華關係問題上頭腦冷靜,並且眼光長遠。
中國的崛起確實為印日關係的發展提供了某種動力,但對印度來說,與中國對抗並不符合其國家利益。中印兩國所面臨的最大任務都是國內經濟和社會的改革與發展,因此都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印度之所以大力推進“東向”政策,其最初目的就是希望能擺脫南亞亂局,借東亞經濟迅速發展之機提升本國經濟發展水平。為了實現這一共同目標,中印之間可以合作,並正在許多領域開展有效合作。
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印度和日本採取某些制衡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日本目前採取的對外政策,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所謂的國家“正常化”,也就是成為軍事大國,這一目標不會得到曾飽受日本侵略的中、韓等東亞國家認可。安倍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民族主義立場的邏輯結果就是挑起競爭、進而建立敵對的軍事聯盟,這對地區穩定和經濟合作是不利的。如果印日戰略夥伴關係走向軍事同盟之路,印度也將面臨與對方軍事同盟爆發戰爭的風險。印度沒有必要為日本實現軍事大國之夢而付出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機會成本。
再者,安倍領導下的日本很可能會與美國結成更加緊密的聯盟,這對印度來說可能有害無益。首先,日美同盟加強,日本對印度的戰略需求將減弱,安倍政權將不會兌現對日印戰略夥伴關係發展的承諾。印度政府心裡清楚,安倍在2006年所做的為印度建造工業走廊的承諾根本就沒有兌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