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緬甸何以成大國博弈新焦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00:02:02  


 
  至於日本、印度加強與緬甸的戰略關係,實際上也是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大框架下進行的,有配合美國制衡中國的目的,也有基於自身利益需要、擴大在緬甸影響力的目標。

  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是包括緬甸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生存哲學。緬甸與美國的接觸有開拓國際生存空間,希望西方解除對其制裁的考慮。緬甸也應該知道,美國對其如此“重視”,也是與中國相關的。同時,緬甸對中國的依賴也是毋庸諱言的。當前,中國已經成為緬甸第一大投資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2010年中緬雙邊貿易額達到44億美元,同比增長53%以上,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5億美元。截止2011年底,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已經達到200億美元。中國對緬甸的投資集中在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約占緬甸對外投資總額的40%以上。

  2011年5月,緬甸總統吳登盛訪華時,中國與緬甸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雖然2011年9月份,緬甸總統吳登盛出於內外政策的需要叫停中國在緬甸的密松水電站項目(該項目是2009年中緬簽署的關於合作開發緬甸水電資源的框架協議中的最大項目,投資36億美元),造成中國投資的損失,給中緬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但緬甸深知中國的重要性,自然不會愚蠢到全面倒向美國。

  面對美國的離間和在周邊的圍堵,中國該如何應對呢?首先,要有戰略自信,從容應對。雖然周邊對中國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但中國不搞什麼勢力範圍。美國與緬甸改善關係,只要不損害中國的利益,我們樂見其成。中國的影響力是通過和平發展形成的,絕不會因為美國的圍堵和遏制就輕而易舉的失去。其次,要加強對包括緬甸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的公共外交,提升中國在該地區的軟實力,增強相互認同。中國是鄰居,明智的國家自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搞遠交近攻,搞大國平衡,到頭來受損的可能是自己。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