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中史科列為高中必修?立法會辯論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00:31:25


立法會15日召開會議(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記者 盧哲)在香港特區立法會15日舉行的會議上,議員就一項有關“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的議案展開辯論。該項無約束力議案由劉智鵬議員提出,促請教育局把中史科改為高中必修科,並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管浩鳴議員就劉智鵬的議案提出修正案,表示自己雖然同意建議目的,但認為將科目設為必修科會衍生多個問題,例如可能導致課程內容重疊,修訂將中國歷史列為中學階段的“必需學習經歷”。議員就議案展開辯論。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發言中表示,對建議“有保留”,認為改為必修科會影響高中課程結構,不利學生長遠發展。

  議員劉智鵬動議 “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議案,促請當局將現時高中選修科目中的中國歷史科更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科目,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該學科的考評機制。本身是大學教授的劉智鵬表示,需讓中學生認識及探討中國歷史的演變及不同面貌,以及探索人文、地理、歷史之間的相互關係。議員管浩鳴對議案提出修正案,表示自己雖然同意建議目的,但認為將科目設為必修科,會衍生幾個問題,包括:分布在中史、地理、中國語文、公社等科目的課程內容,很可能會出現重疊;必修科需在制度上作出調整;現時“優化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也需要時間驗證成效,如果現時倉卒地決定開設新必修科,恐怕只會弄巧反拙。因此修訂將中國歷史列為中學階段的“必需學習經歷”。

  議員陳祖恒同意管浩鳴提出的修正案,“因為學習歷史必須連貫,並從小學起”。至於是否將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陳祖恒認為值得商榷,“因為文憑試直接影響學生升學機會,在目前高中已有多個必修項目下,如果將中史列為第5個必修科,勢必影響學生上課時間。”議員梁子穎表示,過往有不少學生因為擔心不能應付4個必修科而選擇其他方法升學。他憂慮,將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是否有足夠老師任教,是否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甚至影響學校人手安排、增加學生對中史科的反感程度。

  議員梁美芬提議以高科技活動推廣中國歷史文化的教學。議員陳仲尼及鄧飛則建議,將歷史地理有關內容融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既不影響課時,也無需改動現時考評機制。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會議上就“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議員議案開場發言時表示,政府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國民教育是政府的重點工作。近年,教育局不斷加強國民教育,全力推動國史、國情、中華文化、國家地理、《憲法》和《基本法》,以及國家安全教育等,讓青少年更全面深入認識國家歷史與最新發展,瞭解今昔演變和不同面貌。目前,中國歷史、地理和中華文化學習,已經是課程不會或缺的部分。中、小、幼稚園課程,均包涵國家歷史、地理及中華文化的學習元素及經歷。

  蔡若蓮舉例指:在幼稚園“個人與群體”學習範疇,學生會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二○二二年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已清晰標示學校要“從小加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協助學生瞭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國情,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二○一七年《中學教育課程指引》開宗明義指出“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學習”是課程主要更新重點。現時無論初中或高中的中國歷史科,均強調加強學生認識歷代的重要史事以及社會文化面貌,提升研習歷史的能力,以及個人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
    
  為確保學生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科,教育局在二○一八/一九學年落實中國歷史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且於二○二○/二一學年,由中一開始逐級推行,確保全港學生均在初中有整全學習中國歷史的機會,其中包括學習當代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目前,教育局正集中做好課程落實及支援工作,以促進學與教效能,讓學生奠定基礎,提升他們於高中選修中國歷史科的興趣和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