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下一步怎麼走
--訪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3 18:38:31  


江丙坤副主席為中國評論題詞:“發揮傳媒作用、促進兩岸和平”。
 
  第二個,還是有很多事情要解決。現在兩會第四次要談的問題,包括避免雙重課稅、農產品的檢疫檢驗、標準的共同認證。其他還有很多,例如投資保障、經貿糾紛的處理、智慧財產怎麼保護、仿冒問題嚴重、台商權益受損怎麼辦,等等。

  江丙坤說,應該先把兩岸的投資、貿易、交通有關的事情,一個一個處理好,讓兩岸間的經貿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兩岸經貿合作框架協議。這對台灣來說是關鍵協議。兩岸原來談好的就是“先經濟後政治”,所以還是先把經濟弄好,而且經濟才是關鍵;透過經濟,兩岸可以建立政治互信;透過經濟,兩岸的交流包括貿易往來、交通往來、人員往來,愈來愈順暢才是關鍵。落實協議、嘉惠兩岸人民、嘉惠兩岸的經濟才是關鍵。

  所以,後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當然關鍵還是經濟之後,難免還要觸及到政治這一塊。而且事實上政治這一塊,有些事情不是透過兩會,很多事情大家透過管道,心中有一個瞭解就可以了。像參加WHO,裡面有很多的運作,表面上很簡單,實際上要多次的溝通;像外交休兵,也不要有太多的運作,只要維持現狀,大家各自負責自己的,解決當地政府的需求,像這些都不需要兩會來協商。

  江丙坤說,對於未來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也要有所規劃。比如說,這裡面有很多的層次,有很多不同的團體,包括很多不同的政治、教育、經濟團體等,雙方應該要有默契。大家有互信的話,就不會有打壓的事情發生,而且是一步一步來,從簡單的先做。江丙坤說,最下層的最簡單,到了比較敏感的階層,當然就是困難的階層。因此,廣泛地培養出默契,對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

  對於比較長期的問題,包括和平協議,江丙坤認為這是馬英九下一任期的事情。因此,現階段應該要腳踏實地,落實好已簽好的協議,同時繼續往前努力排除兩岸投資、貿易、人員往來的各種障礙,讓民間的交流更為流暢。與此同時,也不要忘記兩岸的文化教育的交流,文化教育交流比經濟還重要。

  充當白手套的經驗之談

  對於擔任海基會的董事長,從事兩岸交流協商的經驗,江丙坤謙稱,他只是個“白手套”。“白手套”的意思,他是舞台上的演者,真正寫劇本的不是他,導演也不是他,他只是表演。至於導演高明不高明,或者編劇者高明不高明、音樂怎麼樣,都是看最後的結局。

  所以,在最後的舞台上,雖然由海基、海協來表演,但是幕後有許多人在工作。比如說一項協議的達成,其實早就透過各種技術性協商,用海基海協名義所搭的橋來討論;討論過程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大家各讓一步,最後都能達成協議。只能一步一步來,這次不滿意,說不定下次再補充,像航空協議就是如此。

  江丙坤說,現在好的現象是,專家、官員都參與,因為這是涉及各自主管機關的事情。真正要完成協商,沒有專家、官員參與不行。當然,沒有海基海協平台,談得再好也沒用。

  不過,江丙坤也承認,現在兩岸談經濟事務,是他的專長,他過去的背景和訓練很有用。因為過去幾十年,他的工作與經濟有關,對經濟事務很清楚,過去台灣很多的國際經貿談判,包括與美國談,與日本談,他都是參與者和主談者,因此,討論任何相關的議題,他都可以談得頭頭是道。

  和平繁榮是我們的宿命使命

  江丙坤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要讓兩岸的人民幸福。幸福就是要經濟發展,要繁榮,要和平。他常常說,這一生能為台灣做的、與將來要為台灣做的,就是讓下一代能夠安居樂業;安居一定要和平,緊張對經濟不利,戰爭更悲慘。

  所以,兩岸一定要和平,這是兩岸共同的目標。繁榮要靠兩岸的經貿交流互補。我們的責任就是促使兩岸和平與繁榮,但是和平與繁榮是連體嬰,切不開。過去八年印證,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推動和平發展是我們的宿命,也是使命。如果這樣思考,一個人的定位與思考邏輯就朝這個方向走了。

  民進黨政治人物多到大陸走走看看
  對民進黨、國民黨和兩岸關係都有助益

  在談到對高雄市長陳菊等民進黨政治人物訪問大陸的看法時,江丙坤說,陳菊市長都去了,對民進黨有一些衝擊,對共產黨也有一些衝擊,但是對兩岸交流是好事,因為只要有人開頭,就能夠加強在野黨與大陸的交流,讓在野黨瞭解為甚麼今天國民黨要這麼做。

  江丙坤說,讓他們去看一看大陸的發展,看一看大陸民眾的想法、大陸領導人的想法,也許會讓他們不再故步自封,能夠看看不同的情景,也讓台灣兩黨的距離愈來愈短。有人說現在國民黨和民進黨的距離比兩岸的距離還要遠,希望將來兩黨的距離能夠靠近,這對在第一線從事兩岸交流協商的人員更好。

  江丙坤還說,台灣是個多元化的社會,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對共產黨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可以瞭解台灣民眾不同的心態。同時,對民進黨也是好事,因為今天馬英九能贏得多數選票,其實跟兩岸政策有關。所以,國民兩黨最好是在兩岸政策上將來有共識,進行良性的競爭、而非意識形態的對抗。

  江丙坤說,國民兩黨應該在財經政策、各種社會政策上進行競爭,而不是以兩岸意識形態為競爭,這樣子台灣才能進步;台灣陷入極端意識形態的話,會影響台灣的競爭力;國民兩黨都有義務提升台灣的競爭力。所以,他不只是贊成陳菊市長去,更希望將來呂“副總統”和更多的民進黨人去看一看,多瞭解多溝通,對將來兩黨訂定共同的兩岸政策會有幫助。因此,江丙坤說,希望民進黨有人繼續去大陸訪問、去瞭解對方,與對方多溝通,把民進黨的想法講出來,讓大陸也多聽聽民進黨的想法。

  江丙坤小檔案

  江丙坤,1932年12月16日生於台灣南投縣,祖籍福建;日本東京大學農經博士;曾任“中華民國”駐南非約翰內斯堡總領事館任商務專員、駐南非大使館經濟參事,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政務次長、經濟部長,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立法院副院長等;現為國民黨首席副主席、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等。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9年7月號,總第13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