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政黨輪替與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
——訪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4 16:48:16


 
  蔡英文執政後的兩岸關係前景

  中評社: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會如何?主要挑戰是什麼?您又如何評價習近平日前的對台政策談話?

  趙春山:由於民共缺乏互信基礎,兩岸關係發展充滿不確定因素。如以“聽其言、觀其行”作為判斷標準,在520之前是聽蔡英文的言。蔡英文必須在520前針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即“兩岸同屬一中”作明確表述,這是一個觀察重點。簡單來說,就是蔡英文要如何處理一中的問題,這是520前“聽其言”的部分。

  520之後就是觀大陸的行,也就是看大陸方面怎麼樣來判斷、因應蔡英文的說法,並做出什麼樣的對應行動,這是我觀察的重點。這兩項東西會影響到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不過到目前為止都存在不確定性:前面一項我也不知道,應該只有蔡內部的人才曉得她在520要說什麼;而將來大陸會做什麼,現在很多人都做了許多判斷,認為可能會出現兩會或台辦和陸委會中止交流、甚至邦交國鬆動、服貿叫停等,大家都在猜。究竟怎麼樣,目前無法得知,因為北京的行動必須看蔡英文講了什麼。蔡英文在這段時間完全無法做什麼,畢竟現在還是馬英九在執政,而且馬很有使命感,他還要做,如中南美之行,貨貿談判也還在講。

  蔡英文面對的挑戰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如何整合綠營內部意見,尤其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和時代力量的反彈。當初民進黨讓“賢”給時代力量,可是今天發現時代力量已不再是“賢”了,那該怎麼辦呢?

  第二是台灣內部在經過太陽花運動之後,民間有一種反中的情緒,如果長此以往可能會和大陸的民族主義之間對幹,這樣對於兩岸關係一定是負面的,蔡英文必須思考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第三個問題是與美國、大陸和日本的關係,對蔡英文來說,相對之下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很容易處理,不過如今中美之間的關係不一樣了,尤其是南海問題和其他的利益問題,所以在中美兩大之間如何為小,在中美的競合關係中,台灣扮演的角色是什麼?過去馬政府是希望在兩者之間取一個平衡,若你拉一個來制一個,我想也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以上這三點可能是未來蔡英文所面臨的挑戰。

  就內部來說,相對之下,蔡英文的包袱比較小,因為蔡沒有那個“原罪”,也不會被扣上親中賣台的帽子。馬政府過去不能做的,蔡英文說不定可以做,如同李登輝、陳水扁能做的,馬英九不一定能做,一樣的總統卻有被人民不一樣的看待方式。蔡英文現在所面對的包袱相對會比較小,相對比較小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說她會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若蔡英文有意志力想要在兩岸關係開創一個新的局面,蔡比馬更有機會,蔡如果在兩岸同屬一中方面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按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國兩區來界定一中,也就是馬現在所做的事情由蔡來做,蔡的籌碼會更多,畢竟民共關係是一個新的關係,不像國共過去糾纏那麼多年,所以蔡可以排除萬難,開創一個新的關係。

  例如我之前看了一篇中評的報導提到習近平是大開大闔,很多別人不做、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像馬習會他就做了決定,若是其他人就不一定。所以蔡如果像習近平有這種大開大闔想要創造新局面的話,我認為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局面出來,我們隨便舉個例子,像和平協議,只要蔡英文願意,和平協議就是和平,跟統獨無關,兩岸怎麼樣才能夠長治久安?這是台灣人民共同關切的問題。

  蔡未來可以更往前走,因此我對她有一些期待。很簡單,試問馬英九之前做的這些,哪些是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沒有呀。我常常講,蔡英文講過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她沒有談中華民國憲法,不過你不要忘記一件事,如果是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我們還有福建省,現在福建省代理主席是林祖嘉,我們還有福建省政府啊。那我們的陸委會為什麼不放外交部?為什麼不放內政部?因為兩岸不是外交關係、也不是內政關係。中共國台辦為什麼不放在外交部?為什麼不放他的內政部?所以它是特殊的關係。按照憲法,按照憲政體制,本來就是一中,除非你要改變,你修憲,想改變就修,或者制憲,但你又不敢,所以按照現有的憲法就可以做好多事情,這樣一來兩岸的互信就有了,所以我想蔡還是有很大的機會。

  至於對習近平涉台政策講話的解讀,就是習明確表述了中共未來對台政策的戰略與策略,即“軟到不致失去立場,硬到不致產生決裂”。按照大陸的說法,就是“既有務實,也有務虛”的一面。大陸的軟絕對不會放棄一中,但硬的部分,大陸還是會給台灣很多空間和期待,既務虛,也務實。務虛基本上是戰略面,是一個戰略目標;務實則是策略,所謂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就是這個意思。

  我覺得不要讓大陸有一種感覺,就是“時不我予”,台灣過去八年已經出現去中國化到這種程度,年輕人都不喜歡我了,我再給你八年,那就完了,這樣的話你只有逼它下重手,這不是開玩笑,是真的。中國歷史強調“人死留名”,沒有一個中共領導人敢在他下台後,歷史上給他的一個評價是在你任內台灣走了,我們在這方面必須將心比心來看問題。

  我在大陸最怕聽到ECFA你不要就算了、服貿你不要就算了,隨便你,這就像一對夫妻,我對你如果沒什麼指望,我隨你便,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就沒希望了;吵架有希望,我們倆吵一架沒問題,床頭吵、床尾和,等到兩個不吵架了,隨你便,你要離家出走,你走吧,那問題就大了,這種想法是最可怕的。

  大陸現在鷹派的也很多,他們也開始煩了,你看王毅那天對台灣的態度很軟,可是對美國、對日本的態度是怎樣?說日本是雙面人,一方面說要跟中共改善關係,一方面到處找麻煩;針對南海問題對美國說,我們在南海不是第二個美國,南海是我們的,很硬啊,不然你要怎樣,大陸現在已非吳下阿蒙,中國人是不信邪也不怕邪的。

  蔡英文上台後的最好與最壞情況

  中評社:蔡英文上台後,兩岸發展最好與最壞的情況為何?

  趙春山:我認為蔡英文上任後,短時間內不會看到好,不過可以預估兩岸的發展可能會有三種情況:最好的狀態是蔡英文大開大闔,突然想通了,兩岸朝正向發展,這是最好的狀況;其次就是維持馬政府現有的成果;而最差的情況則是兩岸停止交流,全面對抗,例如兩會中斷協商,不過我認為短期內也不會到最壞。

  全面對抗就是回到金門、馬祖砲戰的時候,兩岸還是在那個地方,除了來個“單打雙不打”,其餘人員通通不來往,經貿也不來往,只有中藥經過香港運來台灣。現在有些人說,那個日子也過了,沒有外交關係,沒有協議,沒有就沒有嘛,他以為又回到1978年兩蔣時代的兩岸關係,可是今天的台灣和大陸已經不是當初的關係了,我們的對外貿易佔GDP的六成以上,其中四成以上是靠大陸;兩岸的通婚、觀光等交流已不像1978年以前的“雞犬相聞,不相往來”,不是那個樣子了。

  如果真到那樣子,我們現在在大陸有那麼多台商怎麼辦?所以問題非常複雜,沒有那麼簡單。因此現在最壞的狀況就是全面中斷交流。很多人說最有可能就是兩會中斷協商,這以前也中斷過,直到馬政府上台才恢復。

  另外就是失去一些邦交國,有些國家在等,這是非常可能的。另一方面就是最壞的,也就是軍事,當然我覺得現階段不可能走到那個地步,光是前面的那些協議都沒有,對於台灣的民心士氣就有影響,你可以想像那時候股票會是怎麼回事,我們今天台積電也在大陸,聯電也在那裡,你現在怎麼辦?我跟你講,沒那麼簡單,這個問題複雜得不得了。我們現在跟大陸就是剪不斷、理還亂。雖然我們不願意見到最壞的狀況,但我們心裡要有準備。

  不過我對蔡的團隊還是有期待,最近他們內部開會有些狀況我也瞭解,他們還是希望走溫和的路線,你可以看吳釗燮在美國CSIS的講話相當不錯,包括有關十一段線的說法都不錯,連中共也才講九段線。他們現在有個決策小組,我覺得吳釗燮有一些說法也還是面對現實,例如現在負責的邱太三也非常溫和。所以我還是存有一點希望,審慎樂觀,是因為當你執政以後,你就要面對現實,加上美國也不會允許台灣走向太極端的路線;美國現在要大選,包括中東、朝鮮,美國已經搞出了那麼多問題,我相信520蔡會往比較正面的方向去走。今天你要蔡馬上講反台獨也許很難,但你要她處理內部爭議我覺得不是那麼難。

  雖然她現在講了很多東西,不過大陸不接受,所以我認為她會在520講得更清楚一些,重點是她要展現的“善意”和對岸的“期待”有多大的落差,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趙春山小檔案

  趙春山:政治大學法學博士,美國喬治城大學俄羅斯區域研究計畫博士候選人;曾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所長、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現任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陸委會諮詢委員、海基會顧問。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4月號,總第220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