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綠營打黃國昌 凝聚青年支持度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00:38:51


包圍抗爭活動,現場有很多罵黃國昌的標語。(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記者 黃筱筠)“立法院”審查“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綠營號召支持者在場外包圍對藍白陣營施壓,但沒想到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主攻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竟意外號召出年輕人。

  昨天包圍“立法院”的場景,有不少高中生、大學生等年輕面孔,這在之前民進黨大選競選活動比較少見。昨晚因是周五,到晚上人潮不斷湧入,晚上9點半時主辦單位宣稱有10萬人。民進黨之所以會持續號召包圍活動,就是希望抓住年輕人的“黏著度”。未來不排除包圍“立法院”會成為日常,至少到2026年縣市長選舉,拉抬民進黨選情。

  因“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而起的多日包圍“立法院”活動,現場有人員舉著標語要求不衝“立法院”。議場內藍白陣營仍持續表決,綠營也大多表態一下,並沒有再度強硬衝撞,感覺像是朝野講好了,“綠營外面不衝,裡面大家也不要再打”,大家就讓這個法案通過,各取所需。綠營能夠凝聚年輕人支持度,藍白陣營衝法案的形象,也可以對深藍支持者交代。

  以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公布民調結果,有5成8是支持通過藐視“國會”罪,社會支持對官員強加監督,並且對“立委”質詢態度不應太過高傲。民進黨阻擋法案通過,等同是要暗助民進黨官員,年輕人可能跟著風潮來抗爭,但很多是支持相關法案。民進黨若強硬組擋法案通過,不見得對民進黨執政形象加分。

  這場包圍活動兩方面發動,一方面是網路動員年輕人,一方面是靠基層動員支持者。但因為議題連結2014年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加上鎖定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攻擊,在網路上的號召力很強,轉發的訊息也非常多,尤其有綠營側翼,打出現在不站出來,要再等10年,許多年青人有來不及參與太陽花遺憾之感,但這次絕對不能錯過。因此現場觀察有很多學生,這和10年太陽花學運氣氛有點雷同,有點類似一種同溫層的風潮。

  而且這次抗議的主軸以黑箱審查、渺視“國會”等程序正義為訴求,並非像是選舉要支持特定政治人物和政黨,這也比較能號召年輕人。
 
  至於地方動員則以輔助為主,年輕人不喜歡太明顯的政治人物跑到集會群體,因此,地方議員或“立委”助理則淪為現場提供物資、提供棚子搭建、關心群眾、管理現場秩序的輔助角色,這和太陽花運動狀況有點類似。

  另外一個有趣的面向是,現場群眾幾乎對黃國昌非常厭惡,標語罵黃國昌比例非常高,已經是到痛恨的程度,這種仇恨也確實能增加動員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