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中國搭建外交關係框架 彼此相互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09:57:15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新華網第四屆“縱論天下”2013國際問題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就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周邊外交布局新思路、中國如何應對亞太局勢走向、全球熱點問題與經濟形勢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探討。以下是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高祖貴在研討會上的發言。

  我本想談一談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關於新型大國的理念,但這次我超脫一點。

  最近,我在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年多來的一系列對外講話,仔細把他的講話拿來反覆研讀,最後發現跟新型大國關係相關的共有三個重要觀點,而這三個觀點是相互支撐的。

  第一,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有一個基本判斷,就是明確了中國要致力於和世界共同建設命運共同體。支撐這個觀點的有兩點:第一,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大家相互依存已經空前加深了,用總書記的話說,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白的講就是,一個國家要發展,你得讓別人也發展,你自己要安全,你得讓別人也安全,你自己要過得好,也得讓別人過得好。從反面來說,任何重大的危機和挑戰,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而是需要大家共同面對的。這是一個基本判斷,也是一個時代潮流。依據這個判斷,大家是相互依存的。因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到一句“中國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到了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就明確的把這個意識做了一系列系統的闡述。很多的表述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國要把自己的發展演變成世界發展的機會,中國也要把世界發展的機會轉變為我們自己發展機會,這樣大家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在這個理念下才有了我們後來所說的,和美國、和這些大國關係看法都變了。

  第二,“新型大國關係”是新中央領導集體”21世紀新型國際關係”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訪問時,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明確提到,基於“人類共同體”的理念,我們要推動和世界各國共同建立一個新型的國際關係。這個新型國際關係是相對於以前的“零和博弈”。它的核心特征是合作共贏。而合作共贏的幾個表現為:各個國家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共同享受人類的尊嚴。這幾個共同決定了新型國際關係是需要我們推動建立的。在新型國際關係框架內,首先是新型大國關係,也包括和周邊國家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和發展中國家有正確處理義利關係有新的考慮,和國際體系也有新的考慮,這四個方面是新型國際關係的四個部分。而新型大國關係只是其中之一。

   第三,具體到新型大國關係,中美關係確實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中美關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重要、重點,但同時我們要看到,通過這一年的外交實踐,我們的外交關係框架已經從頭到尾搭起來了。這就是新的領導集體外交謀劃的一個成果。

  今年,習近平主席第一站出訪的是俄羅斯。給俄羅斯的定位是:現在中國和俄羅斯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而且互相把自己和對方的關係放到外交全局的優先地位。然後明確定位要把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高度互信轉化為經濟的務實成果。這個界定說明中俄關係是大國關係的典範。在這個前提下,才有了第二站——美國。安納伯格莊園確定了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合作、合作共贏,在重大的現實問題上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關切,妥善管護解決分歧,在雙方能合作的方面充分的、深入的合作,這樣能夠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基礎。雙方共同利益擴大基礎加固再加上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這兩個一內一外聯合在一起,給中美合作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再者,對歐洲也有一系列的定位。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在會見歐盟國家領導人時也明確了,給歐洲的定位是,大家要抓住機會,因為現在是全球產業鏈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而歐洲是有優勢的。所以要利用這個機會,在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的調整中,發揮中歐合作的機遇。一個重要的牽引就是《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按這個規劃推進中歐戰略合作。

  在中歐關係上我們看到,中方現在新的領導集體的謀劃,即:德英法,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做法,相互調動。所以使得在一年之內,李克強總理年初去的德國,年底,英法兩國來了。歐洲這三個大國被調動起來了。除了德國之外還有印度,印度也是明確說,現在是一個重要的上升通道,抓住機會,推進和中國很好的合作。所以,在一年之內,李克強總理印度,隨後印度總理辛格回訪。這一年下來,我們推動的這個新型大國關係的框架是平衡的,而且是充滿活力的,是相互支撐的。去了俄羅斯調動了美國,去了德國調動了英國、法國。這樣大國關係就形成一個整體推進,比較良好的態勢。中國在這一年,按照這個理念、按照這一套規劃,亮點還是很多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