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南蘇丹泥淖——種族、石油與歷史紛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0:21:41


VOA網站截圖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大多數新聞報道認為,南蘇丹暴力事件持續背後的原因是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政治對手之間的權力鬥爭,以及兩大部落丁卡族和努爾族之間的世仇。然而,衝突的根源要比這複雜得多。

  美國麥吉爾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哈立德•穆斯塔法•邁達尼(Khalid Mustafa Medani)在英國《衛報》上撰文表示,問題植根於廣大南蘇丹人對政治與經濟的不滿:對南蘇丹政府的冥頑不化、民主欠奉不滿;對日漸激烈的資源競爭(尤其是石油)的不滿。這兩大因素在過去三周導致數百平民死亡的民族衝突中佔據中心地位。成千上萬人因衝突的爆發而流離失所,而整個國家幾近分崩離析。

  文章指出,與世界上任何一個石油出口國家相比,南蘇丹對石油的依賴程度都高。在2005年至2011年之間,南蘇丹石油出口錄得95億美元的收入,這占該國財政收入近98%。但政府非但沒有把收入的大部份投往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國民生活方面,反倒將錢花在軍事和安全領域。自2011年獲得獨立,南蘇丹政府便將(主要依靠石油換取的)財政收入中的38%投往軍事和安全領域,與此相對,只有10%投放至基建、7%回補教育。

  文章稱,南蘇丹在財政上對石油的絕對依賴,以及國家在政策上的絕對傾斜,導致執政精英階層兩極分化。而這反過來讓建設民主體制、試圖橋接所有對抗種族的努力付諸東流。所有通過出口石油賺來的財政收入全部歸於政府所有,而領導層卻拒絕將錢投入畜牧業和農業——80%南蘇丹人民的基本需求來自這兩塊。權力掮客及軍隊領袖——分別以總統基爾和前副總統馬沙爾為代表——將各自追隨者與國家財政收入直接掛鉤從而率先分羹。

  與此同時,政客也通過出口石油帶來的各種資源來為自己拉幫結派。這並非巧合。12月15日衝突發生後,支持努爾族領袖馬沙爾的叛軍立即進軍並控制大部份盛產石油的青尼羅州和聯合州。叛軍的戰略是希望通過此舉向總統基爾及丁卡族在國家政府中主導的勢力施壓,從而獲得更大的政治勢力、分得更多的石油好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