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非合作 交流農業“致富經”
http://www.CRNTT.com   2021-02-01 22:37:01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多年來,中國同非洲國家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農業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廣袤的水稻田和示範園獲得豐收、當地人員經過培訓成為技術“帶頭人”、新品種新技術為非洲經濟發展提供新增長點……中非農業技術交流,為非洲國家增強糧食供給能力、促進減貧事業作出貢獻。

  “好味道”創造好日子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首府賽賽市一望無際的水稻田裡,幾輛拖拉機一起開動,掩籽、開溝,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噴灑除草劑。

  中非賽賽農業合作項目是目前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種植項目。為進一步提升種植效益,新一季水稻種植中採用了新的旱直播技術。經過3個多月努力,項目在修復上一季3.7萬畝農田的基礎上,新增複墾農田3000畝,水稻種植總面積突破4萬畝。

  “我們總結了前3年的種植經驗,提前播種,引入先進種植技術和資源,採用多種播種模式,種植速度及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無人機等農業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切實提高了播種和田間管理的工作效率。”項目負責人胡計高介紹說,通過採用“公司+小農戶”合作種植模式,公司負責土地開墾、溝渠清理、圍堰修建,中國農業專家帶著當地農戶播種,傳授水稻種植、農機操作等技術。

  依靠上一季種植水稻的收入,當地農戶曼努埃爾·比拉一家最近把房子裡裡外外修繕了一番,還新添了幾頭牛。比拉一家15口人,以前全靠放牛維持生活。看到周圍朋友因種植中國水稻改善了生活水平,比拉也向當地政府申請參與合作種植。“上一季,我家種了兩公頃水稻,平均每畝產糧467公斤。掙到的錢相當於此前我工作一年半的收入。”收入提高,比拉的幹勁兒更足了,“我要多學些種植知識,爭取更好收成,讓家人過上更好生活”。

  中非賽賽農業合作項目由中非發展基金投資支持,由中國鐵建下屬中鐵二十局合作管理。目前,項目以大米種植為主、多種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為輔,集農田開發、糧食生產、倉儲、加工和銷售為一體。時任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在考察該項目時,高興地將這裡出產的大米命名為“好味道”。如今,“好味道”已成為莫桑比克家喻戶曉的品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