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關心的是,論壇是否提出了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思想、新辦法”
5場大會,22場小組討論,100多位發言者,是反映本屆論壇規模的一組數據。如是規模的民間論壇,極易形成“意見的自由市場”。“出現分歧意見在所難免,”閻學通指出,“但是相較於能否形成共識,我最關心論壇是否提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思想、新辦法。我們的目的不是相互指責,不糾纏於誰對誰錯,主要是商量解決之道。”
“同舟共濟:理解、協商、互助”是本屆論壇的主題,小組討論的議題則涵蓋大國的安全合作、亞太地區安全合作、國際海洋安全合作、以及國際網絡安全合作等爭議空間很大的熱點話題。
由於主辦方的精心組織,來自不同國家、尤其是立場相左國家的嘉賓出現在了同一場小組討論。比如,俄羅斯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美國前副國務卿伯恩斯在“大國關係與國際秩序”的討論中出現;歐盟前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討論中出現;以及日本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中國國防大學韓旭東教授在“國際海洋安全合作”的討論中出現,等等。
如此安排,現場討論火花四濺的程度可想而知。閻教授向記者介紹了如此安排的背後考量:“我們希望小組討論能反映出三種觀點:相互對立的兩種觀點,以及與衝突方不直接相關的中立觀點。由此,在安排中,基本每個小組都有5個人,多邊的討論好處是不會各說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