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合唱、鋼琴獨奏、民族舞蹈、書法、剪紙……正在上海訪問的費城交響樂團一行23人18日來到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穿梭於各個藝術空間,觀看少年兒童帶來的才藝表演並與他們互動交流。
新華社報導,費城交響樂團與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的交流由來已久。1940年,應時任保衛中國同盟主席宋慶齡號召,美國援華會請求費城交響樂團舉行“援華音樂會”義演,所得款項用於支援已故白求恩醫生在中國華北解放區創建的醫務工作。
費城交響樂團與宋慶齡的這段淵源也是其作為第一支訪華演出美國樂團的緣由之一。1973年,費城交響樂團首次訪華期間,曾到訪宋慶齡創辦的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對於這座孩子們學藝術、學科技的“殿堂”印象深刻。2013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再度訪滬,與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同台
演奏,再續前緣。
十年後又一次到訪,費城交響樂團成員再度獲得少年宮孩子們和教職工的熱情歡迎。在剪紙活動區,樂團指揮特里斯坦·瑞思·舍曼獲贈了孩子們精心準備的花瓶、動物圖案的剪紙作品,小提琴手達維德·布思則得到了指導教師現場為他剪出的肖像側影。
“感謝孩子們的禮物,我非常喜歡,會作為珍貴的紀念保存下去。”舍曼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雖然剛到上海兩天,還來不及深入感受這座城市,但此前的行程已讓我印象深刻。”
他回憶起前一天到訪上海科技大學的情景。“我們給學生上了一堂大師課,因為我的副業是軟件工程師,所以在音樂和技術兩方面我都可以和學生有所交流。”他說,和青少年的交流是整個旅程中最特別的。“我一直熱衷於青年學生的音樂教育,這也是我在美國長期從事的一項工作。”
與舍曼不同,自1973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國土,今年73歲的布思已是第13次來到中國。“在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之前我沒有踏出過國門。當時的我絕對沒有想到50年後我還能再次來到中國。首訪中國的經歷使我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我們至今保持聯繫。”布思說。
“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布思說,“雖然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巡演,但1973年的訪華之旅意義非凡,讓樂團與中國的眾多機構和個人建立了最為廣泛深刻的友好關係。所以,不論是從個人情感角度還是專業角度,這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時刻。”
活動接近尾聲時,樂團成員欣賞了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帶來的民樂表演《夜深沉》。與此同時,兩名少年兒童分別完成了寫有“友誼”二字的書法作品和以熊貓為主題的剪紙作品,作為禮品贈送給費城交響樂團。
之後,部分樂團成員上台表演了兩首交響樂選段,東西方音樂在同一個演奏廳相映成輝。活動在費城交響樂團與小夥伴藝術團合作演奏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中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