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亞中:增兩岸認同 要讓台灣分享國際參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11:23


兩岸統合學會與方夏文化交流學會26日在台北舉辦“台北夏合研討會”。(中評社 劉冠廷攝)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記者 楊清雄、劉冠廷)兩岸統合學會與方夏文化交流學會26日在台北舉辦“台北夏合研討會”,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大教授張亞中在會中表示,兩岸如何要拉近彼此的認同,經貿與人員的交流固然必須,但是那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充分的條件,包括要從教育與文化上避免兩岸的認同繼續分歧,從兩岸政治關係的改善上避免外在的負面推力。
  
  “台北夏合研討會”的主題為“兩岸看甲午”,會中邀請到兩岸退休大使及重要學者就日本對華的兩次戰爭對於中華民族所產生的影響及啟示、當代日本的政策對亞太安全秩序的影響,以及兩岸關係與亞太穩定的直接與間接關係進行研討。這個主題既有歷史的回顧,也有對未來的前瞻,並希望透過此一主題的探討能夠促使兩岸關係得以在現有的和平發展基礎上繼續前進。

  張亞中表示,要處理兩岸認同的分歧,還是需要由兩岸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解決。北京並不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也希望兩岸可以儘速進行政治對話,簽署和平協議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化解兩岸的政治歧異。但是還有一點是北京可能忽略的,真正的兩岸和解不僅包括兩岸政治定位的解決、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也包括兩岸國際參與的和解。

  張亞中說,兩岸統合學會與方夏文化交流協會舉辦制度的會晤,其目的也是在此。希望透過兩岸退休大使的見面,讓兩岸了解到,如果兩岸不能放下在國際空間的鬥爭,兩岸的認同一定會越來越分歧。要使台灣對整個中國的認同能夠增加,必須讓台灣在國際間也可以分享中國的話語權。

  張亞中表示,在甲午戰爭120年後的今天回顧歷史。由於中國的衰弱,造成台灣的割讓,50年間,台灣沒有機會有參與中國。1949年起的再50年,兩岸政治軍事對峙,又沒有共同參與,共同認同的基礎越來越薄弱。開放探親,兩岸開始交流以後,兩岸雖然有了互動,但是仍然沒有共同的參與,因此共同的認同難以強化,而是越來越遠。

  張亞中說,嚴格來說,從1895年起,兩岸就分屬於不同的“中央政府”,在同一個“中央政府”的治理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換言之,在119年中,兩岸人民共同參與的時間只有四年。兩岸要修補115年沒有共同參與的問題談何容易,因此,更需要有大智慧與大勇氣來面對這個挑戰。

  張亞中認為,在兩岸和平發展的今日,在兩岸認同持續撕裂的今日,不僅為我們自己,更為我們下一代,我們有責任讓兩岸的認同不要再越拉越遠。在眾多的努力方向之中,兩岸如何能夠在國際參與上找到一條共同參與的道路,並以此強化與鞏固兩岸同屬整個中國的共同認同,是絕對重要,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在兩岸的認同日漸歧異的時刻,台北夏合研討會的召開更有其時代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