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為什麼沒有“讀書無用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9 11:19:51


 
  大學的價值

  I’m working my way through college,

  To get a lot of knowledge,

  That I’ll probably never, ever use again.

  You’ve got to know

  Your Cicero,

  Your Hannibal and Caesar,

  To turn the crank and fill the tank,

  And say,‘How many please,sir’

  這是大蕭條時期一部電影或戲劇中的一段歌詞。大意是一個勤工儉學讀完了大學的年輕人,滿腹經綸,卻找不到相應工作,只能在加油站給顧客加油。

  80年後的2009年,人們多把2008年金融危機稱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

  經濟衰退引發的就業困難和學費增長導致的學貸壓力,引起一些家長、學生和社會輿論對大學是否還值得一讀的疑慮。

  2009年10月時,美國整體失業率接近10.2%,首當其衝的是16至24歲的青年群體,他們的失業率高達19.1%。媒體直呼,這是一代美國人所面臨的最慘淡的就業形勢。

  即便上過大學也難以幸免。2010年12月,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至少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人群體,失業率已升至5.1%,是自1970年開始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然而經濟危機最水深火熱的2009年,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高中畢業生大學錄取率居然出現小幅提升,達到70.1%。

  勞工統計局網站可查詢的1993至2012年間的數據顯示,除2009年超過70%外,其餘都在60%至70%之間徘徊。

  原本,很多美國人高中一畢業就去找工作,那年更多人選擇進入兩年制的學院或四年制的大學繼續深造。乃至成年人也選擇走進大學。

  “人們一個個丟了飯碗,讀大學成為他們寄望找到新工作的替代選項”,薩拉·康利2009年正在一家社區大學讀書,她的媽媽當時42歲,正準備進大學讀書,“她認為大學學位會幫她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2009年的小高峰之後,高中畢業生大學錄取率又小幅回落。對此,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校區高等教育學榮退教授喬治·D·庫恩提示《中國週刊》記者,“那些沒有選擇一畢業就進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很多人會在一兩年後再去讀大學。”

  “大學的價值確實遭到了質疑,就業市場變化也很快。年輕人等不及完成大學學業,期望著快點找到高薪職位,這是近年來眾所週知的事實。”亞瑟·科恩坦陳。

  失業與不充分就業(專業不對口、學無所用)的陰影仍揮之不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