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從馬航到尼康都對中國人視若無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5 16:34:06


 
  阿瑟一再否決排華法案,最後實在頂不住才勉強通過。而支持者的理由,他無從反駁:華人破壞民主制度,從來不參加選舉,即使給了他們選票,也被工頭的小恩小惠買走。

  兩千年的君主專制,耗盡了國人的愛國精神。沒有一個國家像古代中國一樣,如此高調地宣傳忠君思想。但也沒有一個國家如它一般,隨時準備推翻君主。

  “彼可取而代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鄉土為存在單位的中國人,一旦離開其土生土長的縣域,就會感覺很陌生。事實上,秦漢以降,中央政權是靠政治強力而非情感認同把臣民歸並到一起的,基層仍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存在,用孫中山的話講就是“一盤散沙”。

  這樣的人民,可能有私德,而鮮少有公德。要麼做穩了奴才得過且過,要麼忍無可忍揭竿而起,在契約和法治的框架內伸張權利的公民意識則幾不可見。

  最近有本書叫《不死的中國人》,是兩個意大利記者通過採訪當地華人寫成的。

  書中展示了意大利社會對華人的態度轉變,從早年的熱情好客到現在的警惕厭惡。

  在他們眼中,華人除了具有小強般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封閉和神秘。即從不參加公共生活,毫無參政意識,對融入當地沒有任何興趣,只是不停地幹活、賺錢、儲蓄,夜以繼日,不知疲倦。

  為什麼叫“不死的中國人”?因為意大利人幾乎見不到華人的葬禮,有好奇者隨口說了句“中國人永遠不死”,便以訛傳訛了。

  答案其實很簡單:華人到了60多歲時,基本都回家養老了。

  帶著半輩子攢下的血汗錢。

  沒有一個國家的國民不想擁有權利,也沒有一個國家的國民不想度假、旅行、衣食無憂。 

  除非肉食者不願讓他們有。

  (來源:新浪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