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考壓力催生狀元經濟 專家:價值標準失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11:32:15


 
  網民“克勤克儉”說,社會發展需要對文化、對知識的追捧,而不是讓狀元變成社會熱捧的“香餑餑”,“狀元經濟”必須降降溫了。

  合肥市市民汪宇表示,“狀元經濟”的興起與社會的“狀元情結”密不可分,“唯‘狀元’論、唯分數論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值得所有人反思。”

  安徽蕪湖一名中學教師陳健表示,狀元是一個人,但狀元的成績卻不是一個人的成績。高考成績不能作為政府評價教育部門、教育部門評價學校、學校評價教師、家長評價學校的唯一指標。

  “狀元成了商家牟利的‘工具’,成為騙錢的手段。這不僅與教育的初衷不符,更會給狀元們傳遞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陳健說,“也會對其他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不好的示範和錯誤的價值觀。”

  專家認為,“狀元經濟”本身取決於供需關係,“狀元經濟”在商業領域本沒有違法違規。但在社會價值層面,過分炒作,會導致已經偏失的價值標準愈加失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高海波認為,“狀元經濟”是一種傳統的思維和現代市場經濟的畸形結合。“我們必須有一種清醒的認識,教育是為了求知而不是考試成績。”

  安徽大學(招生辦)社會學教授範和生認為,素質教育發展到今日,教育部門已嚴禁“炒作”狀元,但“狀元經濟”還如此紅火,值得警惕。“各界應思考衍生‘狀元經濟’的土壤。”範和生說,“應該從教育管理部門、社會組織、媒體、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等多角度來形成一種更好的對教育的理性投入機制,彰顯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