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明年高校將增“國學”本科專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7 11:33:14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近幾年越來越受關注,各校紛紛在課程中增加了與“國學”有關的元素,而全國的“國學教師”有多達百萬的缺口。為改變這一狀況,明年教育部的高校專業設置中將首次增設“國學教育本科專業”。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課題組執行主任張健在報道中介紹說,目前國家提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應該包括國學經典、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三部分。但一些學校認為,學學《弟子規》、背背《論語》就是國學教育了,忽視了傳統文化中經典、藝術、民俗的相互關聯性和整體性,沒有從各年齡段的差異性去構建完整的中小學傳統文化課堂。另一方面,想找到各領域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教師也是個難題。教國學的老師應該精通儒釋道兵醫藝多個門類的文化,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但目前,並沒有哪所高校專門培養“國學人才”,甚至沒有“國學專業”。據悉,從明年開始,教育部將在高校本科專業增設“國學專業”,目前東北師大、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已經在考慮招收“國學專業”學生。

  據了解,至2015年5月末,國家以及教育部的傳統文化相關課題組已完成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人教育(全國領導幹部國學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漢文化教育近700册傳統文化標準化教材研發工作。其中,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又根據全國各省/直轄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樣貌,分別編寫了全國26個省/市的“國學與地區文化”相融合的地區版專用教材,並首次提出了中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目前,北京的通州區和大興區也在使用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教材試點工作將於今年完成,之後該套教材將申報國家級教材,通過驗收後將向全國推廣。

  針對這一動向,澎湃新聞採訪了兩位相關領域的學者。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亦對此舉表達了積極歡迎的態度:“教育部首次增設‘國學教育本科專業’,可謂高瞻遠矚,令人期待。”他認為,這些年的國學熱並非偶然,可謂大勢所趨。“因為在當今世界各民族中,以中華民族歷史最為悠久,保存了最為完整的傳統文化,裡面積澱了大量寶貴的歷史經驗,值得今人好好學習和借鑒。而且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以及在世界地位的顯著提高,不論是學校、政府以及媒體,還是社會各個階層,都充分意識到國學的重要性。我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不能沒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深入每個國人內心深處的價值和理念,而這恰恰依賴於國學的教育和傳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