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奇生:蔣介石從未統一過大陸,談何失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0 17:35:56  


  編者按:“歷史總是這樣,勝利的一方總是強調其勝利的必然性,失敗的一方總是強調其失敗的偶然性。”2013年7月14日下午三點,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沈志華、黨史專家章百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汪朝光在北京牡丹園彼岸書店,做客燕山大講堂聯合漢唐陽光共同舉辦的“蔣介石為何丟掉大陸”讀書沙龍。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談及歷史研究的立場問題,他認為國共的較量,其中成敗因素太複雜,1927-1949年,蔣介石並未統一過大陸,又談何失去?以下為實錄:

  最近幾年,國內的左右兩派非常有意思。左派懷念的是毛澤東時代,因為毛澤東時代有平等。右派懷念的是蔣介石時代,甚至懷念到慈禧太后時代,看重的是自由。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台灣劉維開教授的兩本大著,幾乎是一字不改在大陸出版。說實話,不要說倒過去十年,恐怕倒過去五年都做不到。我回想我十幾年前,在台北參加了一次民國軍事史的研討會。那個會上有大陸的學者跟台灣的學者,為了一些基本的問題在爭論,我們這邊叫解放戰爭,他們叫剿匪抗亂,差異很大。最後兩邊都放棄,我們也不談解放戰爭,你們也不談剿匪抗亂,兩岸學者基本上都認同國共內戰,但是當時有一批國民黨的老兵來旁聽的我們的會議,結果他們聽到我們說要用國共內戰來概括的時候,他們痛哭流涕,因為他們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他們就認為這哪兒是國共內戰?這就是剿匪抗亂。我們的歷史研究者已經太冷靜了。所以歷史變化之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另外,同樣是民國歷史,我們如果把民國歷史分成兩個階段的話,比如說1927之前的北洋時期,1927-1949年的一個時期。相比之下,北洋政府時期相對來講進步就不大明顯。其中有兩個關鍵的因素值得我們關注。一個是資料,這些年來,台灣方面的資料開放,大大促進了這塊歷史的研究。還有一個是北洋時期,檔案和資料保存的非常不好。這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應該講,這個時期應該開放的更好。因為跟國共兩黨都沒有關係。如果有檔案,應該更開放。但實際上就是因為檔案保存不好。還有一點,兩岸學界的互動。兩岸學界聲音不是一個聲音,我們在互相反省自己,我們的立場客觀嗎?為什麼人家會這麼說?不僅去反思,我的立場是不是客觀的,是不是中立的?這是我們兩岸學者之間的一個問題。所以這些年來,現在我們兩岸學者坐在一塊討論,這個歷史已經很難分清彼此。同樣,我們講北伐戰爭,我們從來就沒有懷疑這個提法是不是正確,有沒有立場。北伐戰爭是站在南方革命的立場,南方革命的立場是與國共合作站在一邊的。北洋的立場在哪裡?北洋後繼無人,沒有人替北洋說話。所以當時,你們是北伐,我們是南征,都認為自己的立場是道義的。把這兩個戰爭叫南北戰爭更加準確一點,更能概括這場戰爭,同樣清末也是。總體上來講,我們確實對清末,北洋的歷史不夠客觀,不夠中立的地方,這是我的一點點感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