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報告:義烏是地球上最大超市。(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美國彭博通訊社4月9日報道《義烏店員打盹,折射中國出口低迷》,摘要如下:
2008年時在中國的貿易中心義烏,孫秋良(音)的公司賣掉約160萬美元的手電筒。今年,生意幾乎為零。孫是家族企業利源電筒公司的銷售經理。他說:“店裡有時手機一個月都不響。以前生意好時每天都有一兩筆訂單。”義烏是從發帶到手鐲等各種廉價商品的出口中心。這個東部城市的小企業主們如今都處在與孫一樣的困境。
花旗集團駐香港的資深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那些地方若繼續生產低端產品,不會有前途。他們必須改變產品,向價值鏈上方攀升,這在更廣泛意義上也適用於整個中國。”
義烏國際商貿城——650個足球場那麼大的5層市場——最近的一個營業日,店主們正在玩電游、看報紙,甚至伏桌大睡。買家稀少反映出成本上升和競爭力喪失的現狀,儘管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下降約2.3%。
經濟減速危及今年7.5%的增長目標。這種情況下,上周中國提出投資建設鐵路和廉租房及減免稅以支持經濟的措施。中國今年的外貿增長目標也為7.5%,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8.1%,創下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世界頭號貿易大國的低成本優勢正不斷遭到侵蝕,因素包括工資水平10年中上升2倍、2005年7月以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33%及2012年勞動人口開始減少。
孫秋良說,人民幣貶值帶來“一線希望”,但在陳振彥(音)的塑膠工藝製品公司,這還不足以促進銷量。陳說:“市場形勢不好,消費狀況也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