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男子辭職自費幾十萬打拐 自學犯罪心理學鬥人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9 09:20:33


 
  2014年10月19日,住在增城新塘鎮西洲村的2歲半兒童小傑,獨自在離家約10米的超市玩,吵著找媽媽。前來逛超市的嫌疑人吳某見狀,將小傑帶到了自己租住的出租屋。與丈夫商量後,連夜帶著小孩坐大巴回廣西靈山。41小時後,增城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抓獲,解救出小傑。

  拐騙對象:拐騙年齡稍大孩子多勒索

  廣州一名資深打拐民警稱,上述案件中被拐兒童都在3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最容易被拐騙。

  該民警稱,人販子拐走3歲以下孩子,多數是為販賣。因為孩子年紀小,記憶比較模糊,容易被控制,也利於在新家庭重新培養感情,容易“出手”,買家通常也願意“接手”。

  年齡稍大的孩子較難控制,拐騙目的更多在於勒索。年齡稍大的孩子往往具備一定的活動能力,活動範圍也比以前大得多,既對世界感到好奇,又沒多少社會閱歷。加上拐騙犯罪雖然有些是預謀的,但大多數時候有隨機性,所以這類孩子反而更容易被盯上,家長也容易疏於監護。

  拐騙地點:多在公共場所和放學路上

  民警介紹,拐騙嫌疑人並非神通廣大,作案也會有地點和時機的選擇。“拐騙多發生於兩個地方:一是比較熱鬧的公共場所,人多視線受阻,容易趁亂下手;二是上學、放學路上,沒有學校老師和家長看護”,監護人的疏忽大意,往往“成就”了拐騙犯的作案空檔,這才是被拐騙的關鍵。

  此前,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主任陳士渠也表示,大多數被拐兒童事件都是可以防範的,都是父母的監護出了問題。

  寶貝回家網創建人張寶艶對此觀點也表示贊同,其稱無論日常怎麼教育孩子要“不要跟陌生人走”等,但“孩子能有多大的警惕性呢,再多心眼也多不過成人吧。”在張寶艶接觸的案例中,大把大把的都是父母放任孩子到處玩。“人販子真有心拐賣的話,一分鐘就能把孩子抱走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