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華早報:霧霾令內地監控攝像頭“失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6 09:13:08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香港媒體稱,對中央政府而言,籠罩全國的霧霾不僅危害健康,還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5日報道指出,在10月份,因為霧霾天氣,哈爾濱的能見度降至不足3米。科研人員說,碰到這樣的天氣,攝像頭是無法穿透厚厚的顆粒層實施監控的。
 
  報道稱,對北京當局來說,這會引發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北京斥巨資在全國各地安裝監控系統,以讓警方對主要城市的各條主幹道及其角落進行監視。但隨著霧霾天氣的日益頻繁,這套監控系統的效用已大打折扣。
 
  深圳億成安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工程師、監控視頻技術專家孔子龍說,能在霧霾天起作用的安全設備尚未問世。
 
  報道指出,紅外成像等現有的技術可以幫助攝像頭穿透一定濃度的霧或煙,但內地這樣的霧霾天氣就另當別論了。霧霾顆粒數量多,密度大,對光線的阻擋效果幾乎與磚墻相當。孔子龍說:“根據我們的經驗,當能見度降至3米以下時,即便是最好的攝像頭,監控距離也只能達到10多米。”
 
  報道稱,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霧霾問題的嚴重性,並委派科研人員找出解決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資支持兩支科研隊伍(一支來自地方,一支來自軍隊)研究霧霾問題,並要求相關科研人員在4年內找出解決方法。
 
  地方科研隊伍負責人、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數字成像技術專家楊愛萍說,由於存在巨大的技術挑戰,她面臨的壓力非常大。
 
  楊愛萍說:“其他國家的研究主要是關於霧的。在中國,大多數人認為,應對霧和霾可以採用同一種方法。我們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霾顆粒的光學性質與霧氣中的水分子的大不相同。一些數學模型的算法,即使不是完全推翻,也必須進行大幅修改。此外,還必須進行大量的計算機模擬試驗和大範圍的實地測試。”
 
  報道稱,軍隊科研隊伍的負責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的畢篤彥教授。但無法就相關研究活動與他取得聯繫。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圖像處理專家張利說,科研人員需要具有創新思維。他說:“在霧霾天,我們可能需要使用雷達來保障一些敏感地區的安全。”
 
  報道指出,微波或電磁波可以輕鬆穿過霧霾,遇到障礙物便會折回。如果輔以好的軟件,就可以生成清晰的圖像。但雷達攝像頭也會產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張利說:“這只能是一種應急設備。”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