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的公共外交 從來不簡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7 18:43:04


  據“公共外交”一詞最早的使用者埃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 的定義:“公共外交旨在處理公眾態度對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實施所產生的影響。它包含超越傳統外交的國際關係領域:政府對其他國家輿論的開發,一國私人利益集團與另一國的互動,外交使者與國外記者的聯絡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觀點的流通。”

  公共外交與傳統的外交相比較具有三大特點:(1)它的行為對象是國外的公眾,而非政府。通過影響外國的公眾輿論,進而影響外國政府的外交政策;(2)公共外交的行為主體依然是一國政府;公共外交作為外交形式中的一種,是以國家利益為最終目的,只不過它是通過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進而促進國家利益的實現;(3)公共外交具有明顯的公開性特點,其手段是傳播、公關和人文交流等。

  公共外交研究被認為是21世紀少數的幾個最新興發展的學術領域,其重要性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及國際交流的頻密而日益加強,公共外交對一國提高自身的國際形象、維護本國權益、實現自身願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地位的迅速提升凸現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近年來有關公共外交的研究受到學術界和政府部門廣泛關注。但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公共外交研究還是集中在以政府為主導的國家部門和海外的公眾,尚未有專著來分析國際移民和僑民——他們是介於國家與海外公眾之間的一個獨特而重要的群體——與公共外交的理論關係以及實證的事例。目前,海外華僑華人總人數近六千萬,他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鄧小平早在1993年就指出,“中國與世界各國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機遇。比如,我們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對祖國做出了很多貢獻。”在中國崛起的今天,他們也是中國公共外交進程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作為第一部有關海外華人與中國公共外交的專著,於2015年5月出版的《海外華僑華人與中國的公共外交——政策機制、實證分析、全球比較》一書具有兩個主要的理論和政策意義:其一,有助於推動國內外有關公共外交的理論研究,將國際移民和族裔的作用同公共外交有機地聯繫起來;其二,推動華僑華人研究進一步發展,使之同主流學術界建立有效對話,並通過實證和理論分析影響主流學術界。與此同時,通過比較分析海外華人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有助於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本書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文獻研究(中、英、日、韓、印尼/馬來文),對主要的中央和地方檔案、政策文獻、報刊資料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梳理;田野考察和訪談(主要在中國以及及周邊國家和歐洲),對象為政府官員以及主要國家的僑領和實際工作參與者。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題:實證分析、政策機制、全球比較。第一部分“總論”對海外華人與公共外交的關係以及近十年來海外華人社會的變遷做了宏觀性的分析和論述。第二部分從歷史和制度的角度考察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僑務政策與公共外交關係的演變過程;作者還分析了1978年以來,尤其是最近10年來中國外交和僑務政策之間的有機互動,並注重僑務政策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發展的重要貢獻。第三部分討論東南亞的個案,探討中國崛起與東南亞社會(尤其是當地華人社會)的反響,並以新加坡為例,分析新加坡本地人如何看待中國新移民,以及國家如何在引進外來人才和保護本國居民之間取得某種平衡。作者指出,中國的公共外交對象(新加坡華人)並非將自己視為中國僑務外交的天然組成部分,而是有其自身的利益和關注。

  僑務公共外交的工作中心應在於發現哪些是雙方共同的利益所在(如經濟交往和文化聯繫)並進而強化。第四部分是大洋洲華僑華人與公共外交的個案分析,研究澳大利亞華文媒體、昆士蘭華人新移民社團與中國公共外交的關係。研究顯示,作為商業的中文媒體隨著澳大利亞的官方話語和多元文化主義實踐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它的成長與中國大陸的國家媒體向外擴展的雄心不可分割。這兩方面因素體現的是文化全球化的交互過程的後果,而這同時又反過來形塑中國跨國界文化。
第五部分分析了韓國僑務公共外交政策和俄羅斯對華公共外交政策。它們在開展僑務公共外交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為中國進一步拓展僑務公共外交提供新的線索和有益的參考。

  本書的附錄部分以中國第一僑務大省廣東為具體個案,研究地方政府在僑務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和特征。作者認為,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不斷變化,特別是中國在經歷了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以後,國情和僑情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僑務工作的任務和重心隨之出現位移的必要性。例如,改革開放之初,僑務工作的重點是“以僑為橋”、“招商引資”,借助僑力推動中國國特別是廣東的經濟發展。進入新世紀以後,僑務工作的重心和特點正在發生悄悄的改變。從“招商引資”,到目前的“招才引智”,利用海外華僑華人的智慧和力量促進我國特別是廣東的產業轉型升級。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度提升,“國力護僑”、“國力為僑”成為明確的工作目標。同時,新時期僑務工作的最大特點和任務應該是,努力通過海外華僑華人為橋梁和載體,開展公共外交活動,從而折射出一個更加負責任的、正面的、朝氣蓬勃的中國形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