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羅志華:“火車票漲價論”為何遭拍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17:49:22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茅於軾的“火車票漲價論”一出,網友迅速反應,不出意外地引來板磚無數。在網易的數千條跟帖當中,批評的聲音占了絕大多數,支持者寥寥無幾。

  然而,冷靜而認真地審視茅於軾的觀點,就會覺得不無道理。火車票漲價的確對分配鐵路交通資源有好處。並且,茅於軾的觀點有一個前提,即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而價格對資源調配所能起的杠杆作用,也的確是經濟學界的一大共識,許多緊缺資源的合理利用,都是通過價格來調控的,而緊缺的鐵路交通資源,當然也符合這一經濟理論。

  但是,批評者並不會以經濟學的理論與之辯駁,他預設的“經濟學角度”不再是前提。也就是說,他的觀點不再只是一個經濟學問題,而被放在更廣泛的領域來評判。而單純在經濟學方面的正確觀點,未必通用於其他領域;一定語境下的正確觀點,離開了這一語境,也許就失去了討論的基礎,因而也無所謂正確與錯誤了。

  批評者會認為,火車票漲價讓富人暢通無阻,讓窮人的回鄉之路變得更加艱難,縱使有貨幣補貼,但買不來一家人的團圓。漲價是選擇性的服務,是見錢眼開的行為。因此,茅於軾遭網友拍磚並不意外——只要他被認為是在替“富人說話”,就勢必引發更多人站在“窮人”的立場上進行反擊。

  不管茅於軾的觀點是否正確,假如只是當作一個經濟議題,就存在廣泛的討論空間,說不定真能討論出一個解決“一票難求”的好辦法來。假如失去了這一前提,在議題中摻雜進太多的其他因素,則此議題再無理性思考的空間。如此一來,任何有利於解決問題的建議,都有可能胎死腹中。

  (來源:網易評論 作者:羅志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