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父母監護缺位。所有未成年人都是在學校學習時間以外被侵犯,其中以放學時段或假期受侵犯的比例最高,大部分遇襲的未成年人均系因獨自歸家或流連在街上玩耍而成為被害目標。
二是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太弱。一方面是對於陌生人的“饋贈”沒有保持警覺,一些小恩小惠就能使被害人受哄騙。另一方面是對陌生人“請求幫助”沒有保持警惕,使部分凶徒得以利用未成年人的同情心,將其騙至無人地方作案。此外,個別未成年人對於被侵犯的事實沒有意識,有的被害人先後甚至被同一人侵犯,仍懵懵懂懂不知反抗。也有部分未成年人案發後沒有及時向父母傾訴求助,導致侵犯者可以多次得手。
三是未成年人通過網絡交友更易“惹禍”上身。這主要體現在15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身上,該年齡段的未成年人熱衷上網、玩手機,經常通過網絡或各種交友軟件結識朋友,甚至與對方發展為戀愛關係。到了假期,更是未成年人與網友見面的好時機,結果卻悲劇收場,而施暴者往往是這些網上聊得熱火朝天但素未謀面的“網友”或“戀人”。
數字驚心
(據天河區法院方面統計)
八成被害人為在校學生
被害人年齡則從3歲至18歲不等,80%為在校學生,除1名為男生外,其餘被害人均系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