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州:經適房社區緊鄰靶場每天降“彈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9 10:49:45


鉛彈比小米大一點兒。
 
  4號樓5層一業主對記者說:“從一層到8層朝北的住戶,只要射擊場打槍,窗玻璃大都被飛來的鉛彈擊中過。我們小區是經適房,搬來將近兩年,當初不知政府規劃時,為何沒考慮到挨射擊場這麼近?”

  3號樓下,帶小孩的一位60歲女士告訴記者:“平時我不敢帶孩子下樓,只能到中午吃飯時,才能帶小孩到樓下活動一會。怕鉛彈砸住小孩……”

  居民林先生說:“業主們向物業反映過很多次,聽說物業也與靶場交涉過,但至今沒解決。”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芳草園小區的鄭州新景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公司賈經理說,他們與靶場確實協商過多次,但一直沒解決問題。

  靶場|建射擊場時附近還都是荒地

  昨天下午,射擊中心負責人郭繼生受訪時說:“射擊場始建於1958年,當時射擊場周圍都是荒地。最近五六年內,附近建起了橄欖城、芳草園和正商等小區。小區與射擊場之間,肯定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但不知為何這樣規劃。”

  “這種霰彈,實際上叫獵槍彈,每發子彈裡裝有幾十粒鉛彈。射擊場南北長300多米,一般打飛碟都往北打,鉛彈是打不出去的。但有時飛碟的高度、角度不一,飛碟高度一般在兩三米至20多米,霰彈散落半徑約為120米左右,加上受風力和角度的影響,東邊靶場距小區4號樓比較近,有時鉛彈會飛到小區內。”郭繼生說。

  發稿前鄭州市規劃局牛副局長受訪時說,射擊場周邊原來怎樣規劃,後來是如何規劃成居民小區的,需與規劃處和二七區聯繫核實。

  有沒有辦法控制鉛彈散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