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千名工人為要工錢建成討薪板房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6 15:27:02


 
  馬連窪街道辦新聞發言人劉源表示,該工程開發商負責人長期在國外,只留下幾個工作人員處理一些事情,同時他們也與街道保持著經常性的聯繫,並且承認拖欠施工方工程款,但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在具體數額上,開發商和施工方各執一詞,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街道方也曾經嘗試過調解雙方矛盾,但開發商方面負責人一直沒有露面,留下的工作人員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效果甚微。

  為此,街道方面從屬地管理的角度出發,一直在進行相關管理工作,“之所以形成了現在的(違建)規模,就是我們拆了,他們接著建,屢禁不止”,在拆違費用方面,一般情況下,處於施工範圍紅線內的違建,應該由開發商負責,“但目前的狀況下,開發商並沒有拿出這筆錢,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

  對於“板房村”,附近居民多次舉報反映,該處環境惡劣,曾見過村內起火,屬地城管部門也多次到現場進行拆除。據屬地城管部門介紹,曾多次進行清理,在2012年8月10日拆除70多間房屋,在2014年5月8日又進行工地整改,拆除了24間房屋。清理最多時,一個月來過幾次,拆除幾間後,討薪者又在其他位置建新的板房,加之違建範圍太廣,因此始終無法清理完全。

  為何這些違建板房多年來一直無法拆除?馬連窪街道辦副主任王紅軍直言拆不起,違建區域面積大、違建數量多,“街道辦拆除小型違建沒有問題,但該地有近萬平米,按照每平米均價為100元,初步統計需要500萬元。該區域仍未完工,按照規定應由開發商負責,拆除的費用也應由開發商出資”。

  劉源同時表示,討薪求生存不足以成為靠出租違建來牟利的理由。目前,街道所屬城管部門,已經開始對未完工樓座內居住的人員進行清退,並對入口進行封堵,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安全隱患,“樓座下空間低於地平面,一旦遇到大雨,雨水極容易倒灌,地面建築用火、用電、用氣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也給一些黑加工窩點和游商,提供了生存空間。

  5月25日,為確保汛期安全,馬連窪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對圓明園花園別墅爛尾樓內及周邊的環境秩序進行整治,現居住在圓明園花園別墅爛尾樓地下室人員須撤離、騰退所居住占用的房屋。5月28日下午,屬地城管將地下室的生活物品搬出,並用磚頭將地下室入口堵上。

  下一步,街道方面將會與開發商和施工方繼續接觸,商討解決辦法。同時,會在板房村內加強抵制違法出租的宣傳力度,盡快把大量的人員分流出去,為進一步工作打下基礎。

  劉源表示,未來,如果對板房村地面違建進行大規模拆除,可能還會為工人留下一部分宿舍,“畢竟還是要給討薪的工人一個住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