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少林寺百畝地豐收 武僧運糧秀功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5 15:05:43


金黃的麥子收入囊中,師父們累并快樂著。
 
  他介紹,少林寺建農場這事兒,得從2010年說起。當年,釋永信為了給少林藥局種植中草藥,在附近少林村租用了860多畝土地,還在少林景區外租用了600多畝土地。可天公不作美,山上缺水,雨水也不給力。種植中草藥難成氣候,土地就此擱置。

  去年,釋延子回少林寺探望方丈。釋永信把他留下,利用之前租用的土地,開建少林寺禪耕農場。

  佛家要承擔社會責任,能不能為食品安全出一份力?這是當時農場開建的初衷。

  種田也是一種“修行”

  種田更深的用意則是恢復少林寺傳統的修行方式。僧人種地,這在寺院不是新鮮事,而是“複古”。

  釋延子介紹,農禪並重,是少林寺的老傳統。古代少林寺就開墾山林農田,以自耕自食為主,播種收獲也如平民一樣,依照政府法令規定要完糧納稅。全寺上下,無論長幼須一同勞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給自足。

  他說,打坐是靜態,農耕是動態,以農入禪,兩者結合,成了“農禪”這一修行方式。直到近代,寺院土地“縮水”,這一農耕傳統才不得已中斷。“過去僧人們幹活也是練功的一種方式。”釋延誠法師補充說,過去的武僧要先從廚房打雜、幹粗活做起。

  想吃農場蔬果得看“緣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