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意大利空軍“錘頭”無人機的前世今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30 09:23:58


“錘頭”無人機。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享有“空中法拉利”美譽的P.180系列飛機是由意大利航空製造商比亞喬航空公司研發生產的知名度很高的商務機。

  環球網報道,前不久,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一條消息稱,比亞喬宣布在該型機衍生版“P.180前進II”基礎之上重新設計改裝而來的一款名為P.1HH “錘頭”(Hammerhead)的無人機將首先進入意大利空軍服役。

  走近“空中法拉利”

  P.180系列飛機的發展史要追溯到1979年。當時,比亞喬公司試圖設計一款經濟耐用的小型商務/公務機,並於1980和1981年分別在意大利、美國進行了風洞測試。1983年,比亞喬試圖與Learjet公司共同開發該型機,但由於技術和資金問題於1986年2月13日終止了合作。當然, Learjet也不是沒有功勞,合作期間,由Learjet為該機設計的兩個三角形垂直尾翼大大提升了在大迎角飛行狀況下的穩定性。之後,比亞喬單方面繼續研發。1986年9月23日,P.180的首架原型機成功完成首飛。1990年10月2日,原型機方案獲得了美國和意大利的雙重認證許可。1991年初,首批12架機身在美國國內製造,之後被運往意大利進行組裝。

  P.180共有9個衍生版本,分別是P.180“前進”,P.180 M用作軍界VIP專機和效用運輸,P.180 RM無線電校准用機,P.180 AMB緊急救護機,P.180 APH空中勘測繪圖用機,P.180“前進II”型機,EVO大載荷機,“前進II”衍生版海上巡邏機和“前進II”衍生版P.1HH “錘頭”無人機。2005 年10月,該系列機交付第100架,2008年5月交付第150架,其中“前進II”型機於2005年11月獲得許可,6個月後獲得了70架的訂單。比亞喬航空公司表示,至2010年10月,P.180“前進”和P.180“前進II”商務/公務機已經超過了50萬飛行小時,迄今已超過80萬飛行小時,主要用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保加利亞等10餘個國家。不過現如今,阿聯酋的Mubadala戰略投資與發展公司已經持有比亞喬航空公司98.05%的股份。外界也戲稱,儘管美國的通用原子公司進一步升級“捕食者”無人機並竭力擴大其在歐洲的市場,意大利還是決定從一個海灣國家公司那裡購買軍用無人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