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國首例!安徽高院向蒙冤者登報道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8 16:46:08


2015年9月7日第16版电子版截图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9月7日,該院在亳州市委機關報《亳州晚報》上刊登一則公告,為“亳州興邦公司集資詐騙案”中原判有罪的邱超等19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向他們賠禮道歉。

  安徽高院在公告中稱,2012年7月25日,該院作出(2012)皖刑終字第00257號刑事判決,以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判處邱超等19人有期徒刑。經重審,2014年10月30日,檢察機關決定對邱超等19人不起訴,終止追究刑事責任。

  安徽高院還稱,邱超等19人向該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依據《國家賠償法》的相關規定,該院已向邱超等19位賠償請求人支付人身自由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現以此公告為他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向他們賠禮道歉。

  上述致歉公告位於當日出版的《亳州晚報》第16版,該版共三則公告,安徽高院的致歉公告居首。公告中還附上19位賠償請求人的名單,落款時間為“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本案代理律師王錄春對澎湃新聞說,據其了解,安徽高院的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例。他認為,這是法院聽取律師意見的結果。此前,邱超等19人申請國家賠償時,他們曾向安徽高院提出過登報致歉的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應鬆年認為,安徽高院的這一做法值得肯定。他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不僅是對當事人精神上的安慰,也有利於當事人重新融入工作;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樹立司法權威。“法院只有積極認錯,才能贏得公眾信任。”

  邱超等人所涉的案件曾被冠以“轟動全國的特大非法集資案”名號。亳州市檢察院指控,吳尚澧(本案主犯,亳州興邦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等39名被告人先後採取“仙人掌種植”、“全員營銷”、“歐莎麗代理”等11種模式非法集資,數額達35.57億餘元,涉及27省4萬餘人,造成集資款23.5億餘元未能返還。

  2010年1月,亳州市檢察院以吳尚澧、石峰等39名被告人犯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隱匿會計憑證、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次年3月,亳州中院一審判處吳尚澧死刑,其餘被告人死緩、無期、有期徒刑等刑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