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現場:兩岸學者討論兩岸關系面臨的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3 01:05:46


小組討論環節,學者們激烈交鋒。(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重慶10月13日電(記者 張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2日進行了小組討論,來自大陸和台灣的五十餘位學者圍繞“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政策選擇”這一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政策選擇:“大陸與民進黨須有政治基礎才能磋商”

  台灣產經建研社董事長洪奇昌問,兩岸關係的底線是在什麼地方?“從法制角度來講,中國大陸有反國家分裂法。我覺得兩岸不應當兵戎相見,台灣也不應當追求法理台獨。未來要怎麼走?民進黨說要維持現狀,這是不是就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底線?這些部分需要做一些討論。蔡英文執政之後第一里路怎麼走,非常重要。蔡英文的當選感言應該如何如陳述兩岸問題?也需要處理。我也希望大陸能有更多的智慧和善意面對兩岸政局的變化。”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回應說,其實大陸的底線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反國家分裂法。如果大陸和民進黨之間沒有任何共同的政治基礎,該如何磋商?階段性的妥協也要在一個大的目標下來妥協。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巫永平表示,非理性的現象在台灣佔據了主流,比如太陽花學運。在這種情況下,兩岸關係不是越快越好,大陸要掌握節奏感。“台灣如果不撞南牆不回頭,那麼我們就等著你們撞南牆。”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認為,“中共今天的領導人的彈性遠遠走在我們學者前面。”他建議,對民進黨,大陸底線不能放鬆,但是政策可以彈性一些。邵宗海說,這次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的題版有繁體有簡體;上午是大陸學者率先發言,下午都是台灣學者率先發言。這是大會的安排,希望雙方能夠融合。他回憶說,“90年代初期,到大陸參加研討會,我們從來沒有機會總結發言。現在不一樣了,台灣來的學者可以在研討會上做主持人,這說明大陸的心胸寬廣了,對自己有信心了。時代在改變,千萬不要以為未來的情況會和現在一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